第38部分(第2/4 页)
天,这也是不可小视的危险因素。
寰宇间,风驻云凝,整个大地都屏住了呼吸。
杨国祥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所以根本没有注意自己是在天堂与地狱间运行。
在惊人的肃静之中,只见强5机挟着雷霆和飓风,“哧”
的一声,稳稳地落在平坦的跑道上。
“大娃娃”好像睡熟了,依然毫无声息。
机场上的人们蜂拥而上,向着杨国祥动情地欢呼。
此时,北京又传来电话,周总理说:“带氢弹飞机着陆成功,这是一大奇迹,要好好总结经验。”
灿烂的阳光,照耀在杨国祥的身上,他拉开舱盖,向欢呼的人们频频挥手致意,眼眸中也蓄满了晶莹的泪水。
7天后,我西北导弹基地再次进入一级战备。
正是隆冬时节,飞扬的大雪把大漠覆盖得严严实实。
杨国祥跨入战机,准备再次进行氢弹投掷。
上一次的事故原因找到了,失败的关键,是推脱装置变形造成的。
天空气落的雪花,使整个机场变成了银花玉树的世界。在这样的天气里投掷,无疑是对小杨的又一次严峻考验。
杨国祥知道,此时,敬爱的周总理肯定同上一次一样,依然守候在电话机旁,他不愿再让总理失望,沉着地起动了发动机。
雪下得更紧,呼啸的北风和漫天的飞雪使机场平添了许多清冷和肃穆。杨国祥驾驶着战机,向预定空投场飞去,天边涌动的白云,犹如千万朵圣洁的雪莲,一起向他簇拥飞来。
又一次飞临大漠中的投掷区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蓦然涌上杨国祥的心头。塔台发出了投掷的命令,杨国祥抬起手来,屏住呼吸,利索地按下开关。推脱装置应声而动,熟睡的“大娃娃”被抛了出去。
杨国祥立即上仰,飞机犹如一只灵活的大鸟直上云霄。
蓦然,天地间发出一声塌裂般的巨响,随着一道眩目的闪电,一朵硕大的蘑菇红云在翻卷,在升腾,在膨胀……
在这骤然之间,世界大声惊呼: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实战氢弹!
中国的氢弹是一张不可战胜的底牌!
1945年春天,美国在阿拉莫戈多尔爆炸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时,那天人们破天荒地看到两个太阳。
现在,中国人民也看到了这壮丽的场面。
中国也有了两个太阳。
三、蘑菇云里发生的故事
中国西部上空,已经很久没有腾起那极其状观的蘑菇云了,但蘑菇云中发生的故事,却永远不会消失。
1964年10月16日,大西北核试验场的零点时刻,辽阔而又贮满火药味的戈壁滩上,笼罩着紧张而又神秘的气氛。
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张爱萍上将,坐在指挥所里。
各个岗位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
准备穿云取样的飞机,在指定位置振翅待飞,郭洪礼机组的5名成员,关注着爆心。
随着电子表的显示,回响起女播音员清晰而又略带机械性的读秒声:“10、9、8、7、6、5、4、3、2、1,起爆!”
刹时间,一股庞大的蘑菇状烟云,旋转升腾,冲上苍穹。
指挥所内外一片欢腾,帽子与沙砾一起飞扬。
张爱萍将军立即要通了北京的电话,用浓重的四川口音激动地对着话筒说:“总理,我们成功啦!原子弹爆炸成功啦!”
“你们能不能肯定是核爆炸?”一向心细的周总理话音有些颤抖,但他依然像往常那样精细、周密,一丝不苟。
“我们看到了蘑菇状烟云,取样飞机已经进入烟云上空,好,一会儿我再向您报告。”
此刻,飞机穿云取样,立刻成为整个中国关注的焦点。
一架伊尔——12型飞机从7000米的高空冲向蘑菇云。
地面上,许多人都为飞行员捏着一把汗。
飞机进入蘑菇云后,会不会被烧化?
蘑菇云从戈壁滩上卷起的许多沙砾和石头,会不会损伤飞机发动机?
在强烈的气浪颠簸中,飞机会不会折断翅膀?
蘑菇云中的核沾染和放射性物质,会不会伤害飞行人员?
……
种种疑虑迭生。
这也难怪,尽管科技人员已对空云取样的程度作过可行性论证,指挥所也对飞机进云的停留时间作了限定。但仍难消除人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