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4 页)
2 月 25 日晚,赫鲁晓夫报告的速记稿经审定后打印成册。出席代表大会的各国共产党代表团应邀来到克里姆林宫,
看完速记槁后如数交回,他们被通知说不得做摘录,不得泄密。
然而,“秘密报告”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很快引起了全国的反响。在斯大林的故乡第比利斯爆发了一场骚乱。1956
年 3月,第比利斯人民群众为纪念斯大林逝世三周年举行集会。在中央广场,斯大林纪念碑前,格鲁吉亚青年高喊“打
倒赫鲁晓夫!”“打倒布尔加宁!”“拥护莫洛托夫出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拥护莫洛托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集会很快变成了动乱。一些人准备占领中央电报大楼和格鲁吉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大楼。
结果与军队发生了冲突,伤亡数字无法统计,因为伤员大多被亲友掩护起来。第比利斯事件使赫鲁晓夫决定将“秘
密报告”部分内容在全国的党的积极分子中间传达。从 3月中旬开始,全国举行了数万次集会,市委和区委的负责人在
会上宣读统一印发的报告材料。接着,又在工厂、商业机关及其他基层组织的党员会议上传达。最后,报告在全国已家
喻户晓。
“秘密报告”很快又在国外传播开来。6 月初,美国《纽约时报》在世界上最先刊登了赫鲁晓夫的报告。6 月 4日,
美国国务院又把报告印成小册子发行。
于是,赫鲁晓夫的名字连同他的“秘密报告”一同闻名于世界。赫鲁晓夫在“秘密报告”中提到的那些事情对于西
方世界来说,本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如今出自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之口,在全世界仍然引起了很大的震动。美国报刊公布
了赫鲁晓夫报告的全文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要求苏共中央就报告是否属实作出公开答复;如果属实,他们还
要求说明,报告中谴责的那些事情是如何发生的。
瑞典共产党机关报《新日报》6 月 20 日发表社论说:“尽管这是令人痛心的,但比保持沉默好,因为沉默会使各
种各样的解释、形容和诬蔑成为可能。但是,我们不知道苏共为什么不让全世界得到赫鲁晓夫的演说的权威文本。”
英国共产党在 4月 1日通过一项决议,要求苏共中央就赫鲁晓夫的报告问题发表一个公开声明。6 月 22 日,英国
《工人日报》刊登了英国共产党政治委员会声明,对苏共中央没有就赫鲁晓夫的报告问题发表公开声明表示遗憾,声明
说:“发表公开声明本可以使各国共产党人和苏联的忠实朋友充分了解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所牵涉
到的一切。我党没有收到关于赫鲁晓夫同志报告的任何正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