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1/4 页)
沙无静想要全程玩转三国,当然首先得从翼州开始。
到了翼州,因为黄巾起义还未开始,朝庭虽然**,天灾不断,民不聊生,但还没有到天下大乱的时候。
沙无静一见好戏还没开场,就先寻了一块栖身之地。
他一路走走停停,到了巨鹿郡曲阳城,当地正好有一座道观,因为香火不旺,衰落下去。
观主不是修炼之人,也要吃饭,见维持不了道观生存,就准备卖掉房产,得些金银回老家种地去。
沙无静经过曲阳,正逢那观主在城中贩卖房产,就花了一些金银,买下了道观。
道观就在曲阳城外,因为没有香火,无钱修缮,显得有些破败。
沙无静索性又去城中,请了一些工人,将道观重新翻修了一遍。
他不怕花钱,大把金银砸下去,将整个道观从里到外,装修的金碧辉煌,十分大气。
沙无静神仙中人,不像凡间修士那样对神仙敬畏有加,他嫌弃道观的大殿上神像太多,空间狭窄,干脆将三清四御一众道家神像,统统砸碎扔进后院填坑去了。
一家道观就这样从此消失。
沙无静仍不罢休,撤了所有神像后,却又嫌大殿太空旷,又请城中泥工重塑雕像。
沙无静身为神仙,有资格立下自己的神像,于是就将自己的雕像立在了大殿当中。
做完了这一切,栖息之地也算是弄得差不多了。
不过道观还缺少一个名号,以前道观就叫三清观,但沙无静撤了三清神像,再用以前的名字就不副其实了。
工人们装修完道观,重新为道观挂匾,就请此间主人沙无静来为道观命名。
沙无静在流沙河的洞府叫做流沙仙府,本来也想叫这座道观为流沙观,但一想,却改名为流沙寺。
这却为何?
原来,这跟沙无静此时的扮相有关。
沙无静人身回了流沙河,虎身游历南赡部洲。但他如果直接用啸天神虎的原形去人世间厮混的话,恐怕到哪里都是一片人仰马翻,乱成一团。
在人世间就只能用人形去生活,沙无静入乡随俗,于是就变成了一个相貌堂堂的中年大汉。
沙无静的虎身是神兽一族,兽形即是真身,人形不过是个化身而已。
不像妖族,两者虽同出一源,但妖族走的是化形成人的路子。化成人形后,人形状态才是妖族的真身,以前的形状只是原形。
真身永远都是一个模样,是本体的本来面貌,化身则可以千变万化,是幻化的虚假之身。
沙无静的人身相貌没得说,丑到了一种境界,就连执刑天兵也吓个半死,那是真身,改变不了。
但此时他用虎身变化成的中年大汉,却显得十分气宇轩昂。
沙无静又不知怎地,突然想起了前世电视剧中沙僧沙和尚的形象,念头一转,干脆再变成了一个光头,颈上再挂一串佛珠,堂而皇之的装起了佛门中人。
不过也不算假装,按照沙无静的话来说,反正西游开始以后老子注定入你佛门,现在提前几百前加入,也是一样。
东汉时期,佛法已经从西方传入东土,最著名的便是洛阳白马寺了。
因此,此时佛法虽然不像后世那样盛行天下,但也并非无人可知。
中原的和尚虽然少见,但不时也会零星冒出几个。
沙无静一幅和尚打扮,因为相貌不凡,是个帅和尚,一路北上,沿途倒也颇受凡人们的敬重。
买下道观后,沙无静在大殿重立的神像模样,就是现在变化而成的和尚相貌。
或者那雕像不叫做神像,而是叫做佛像。
沙无静现在是佛门中人,工人们请他重新为道观命名,他才改道观为寺庙,起了个流沙寺的名字。
曲阳城外,从此少了一座道观,却多了一座寺庙。
工人们只管有工钱拿,管它是佛是道,是观是庙。
刻好匾挂上后,就去找沙无静领工钱。
沙无静一觉睡醒,见工人们完了工,也大方地结了工钱。
工人们拿着银子欢天喜地的回了城,等工人们都走后,沙无静将寺庙大门关上,返回大殿。
看着大殿上自己的佛像,沙无静摸着光头想道:“看来还要找几个小沙弥回来,否则偌大一座寺庙,就我单独独的一个光杆主持,也未免有些不像话。招些沙弥回来操持寺中日常事务,顺便让他们去城中化化缘,求些香火,也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