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2/4 页)
确实是个不错地办法,既保证了军队的正常推进,又保证了后勤补给,值得我们借鉴。 ”
他地话音刚落,黄汉马上表示反对,道:“这法子不对,也太苦步兵了。 步兵哪里是步兵,纯粹成了脚夫,千万用不得。 ”他是步兵将领,维护步兵是他的天性。 一想到郭侃那法子步兵最苦。 自然是要反对。
郭侃的法子其实很简单,他把部队分成三类。 按参战顺序叫第一第二第三参战部队。 第一参战部队就是在军队推进时担负警戒,一遇到敌人能马上投入战斗的部队,一共有五万骑兵和三万步兵,骑兵要求每骑带十斤粮食,步兵每人也是十斤,这八万人就带了八十万斤粮食。 十斤粮食对于作战部他来说,不算什么负担,特别是对骑兵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 (按:为了便于表述,也为了好理解,我就分成第一第二第三参战部队。 骑:是古代的一个名字,是骑马和骑马人的合称一骑。 )
第二参战部队就是随时可以投入战斗,但按战斗序列来说,他们仅仅是第一参战部队地预备队,做好了准备,事实上一般不会投入战斗。 一共有五万骑兵和两万步兵,每人每骑带二十斤粮,就是一百四十万斤粮食。
第三参战部队在军队推进时参加战斗的可能性为零,所以郭侃给他们的行军任务就是带足粮食,每人每骑四十斤粮食和五十斤马料,一共有四十万之多,就有一千六百万斤粮食和两千万斤马料。 这批部队最是倒霉,成了脚夫。
郭侃这么做,一旦遇到大规模的战斗,所有作战部队会把粮食放下参加战斗。 等战斗结束,又负重开进。 依他的判断,李隽的主力不会这么快就赶来,没想到给柳河子拦截了,导致他入伏。 (按:对于步兵负重九十斤粮秣,加上装备一共有一百多斤,能不能正常行军的问题,以我的亲身体验,完全可以。 对于这一点,朋友们不要怀疑了。 具体原因我也不多说了,不然有人肯定会认为我在骗朋友们地币。 )
在这外以,郭侃还做了一件让任何人都感到吃惊的事情,就是他居然在军中带了两万多只生蛋的母鸡。 战马和人一样,必须要保持足够的营养才能保证持久力,郭侃带上生蛋的母鸡是为了给战马贮备鸡蛋。 (按:在我的家乡,在没有公路以前,所有地货物主要靠马匹驮运,赶马人每天除了带上一包玉米喂马外,有时还会带上一个鸡蛋。 )
郭侃的军队纪律严明,不骚扰老百姓,这点在历史上有记载。 当蒙古大军横扫中东时,其他军队抢劫成风,唯有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他这是不想过多打扰老百姓,才自带母鸡。
经过郭侃这么一弄,在行军途中他就有接近两千万斤粮食和两千万斤马料,再加上后勤部门带的补给。 粮食和马料接近三千万斤。 要是每个士兵每人每天消耗两斤计地话,可以支撑差不多一个月。 每人每天两斤,算得上是足额了,根本就饿不着士兵。
要是郭侃再减半配发,每人每天一斤的话,这时间就翻了一番,差不多两个月。 要是采取特别措施。 比如给短时间内不上战场的军队配发基本量,比如半斤。 作战部队正常配发,再加上马奶,宰杀战马,支撑三个月问题不大。
郭侃这一手要部队自带粮食的作法,不仅李隽没有想到,就是对他很是了解的忽必烈也没有想到,以忽必烈想来。 他仓促入伏,携的粮秣不会太多,竭尽所能也只能支撑两个月,没想到他却可以轻轻松松支撑三个月。
当郭侃入围后,宋军才发现这一情况,李隽一计算之后就知道要在短期内把郭侃拖垮再聚歼地办法行不通,想到战争拖下去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头不大都不行。
“皇上。 这都是臣地错失,臣领罪。 ”柳河子一语道破郭侃的真实用意:“郭侃这狗汉奸是怕给臣地游击队袭扰才要粮食与军队一道走。 ”
确实柳河子所言,游击队在江南闹得很厉害,让伯颜吃足了苦头,要是把粮食与军队一起带走,柳河子的游击队袭扰他的后勤也就没用了。 只要到了前线。 建立起基地,把粮食存放起来就行了。
“柳将军言重了,游击战是我要你去开展的,哪里来的错失。 再说,要不是你在敌后取得这么大的战绩,郭侃也不会轻易入伏。 ”李隽笑着安慰,分析着道:“郭侃这一手虽然稳重,也不能经常用,这毕竟会影响军队的推进速度。 郭侃地意思是等到攻占无锡后,把无锡作为基地。 粮食就存在那里。 他的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