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伍胥夫被杀(第4/6 页)
,叹息说:“大王想要我自杀啊!” 于是光着脚走下台阶,站在庭院中,仰天大呼说:“天啊,天啊!从前先王不想立你为王,靠我的力争,你才得以继位。我为你攻破楚国,打败越国,威望凌驾于诸侯之上。现在你不听我的话,反而赐我死,我今天死了,明天越国军队就会到来,挖掘你的社稷了!” 于是对家人说:“我死后,可挖出我的眼睛,悬挂在东门,来观看越国军队攻入吴国。” 说完,自刎咽喉而死。使者拿剑回去报告,述说他临终的嘱托。夫差去看他的尸体,数落他说:“子胥,你死了之后,还能知道什么呢?” 于是亲自砍下他的头,放在盘门城楼之上。取走他的尸体,装在皮袋里,派人运走,扔到江中,说:“日月晒你的骨头,鱼鳖吃你的肉,你的尸骨化为灰烬,还能看到什么呢?”
伍子胥的尸体落入江中,随着水流起伏,随着潮水往来,激荡冲击江岸。当地人害怕,于是私下打捞起来,埋在吴山,后世因此改称胥山,现在山上还有子胥庙。陇西居士有一篇古风写道:
将军自幼称英武,磊落雄才越千古,
一旦蒙谗杀父兄,襄流誓济吞荆楚,
贯弓亡命欲何之?荥阳睢水空栖迟,
昭关锁钥愁无翼,鬓毛一夜成霜丝,
浣女沉溪渔丈死,箫声吹入吴人耳,
鱼肠作合定君臣,复为强兵进孙子,
五战长驱据楚宫,君王含泪逃云中,
掘墓鞭尸吐宿恨,精诚贯日生长虹,
英雄再振匡吴业,夫椒一战栖强越,
釜中鱼鳖宰夫手,纵虎归山还自啮,
姑苏台上西施笑,谗臣称贺忠臣吊,可怜两世辅吴功,到头翻把属镂报!
鸱夷激起钱塘潮,朝朝暮暮如呼号,吴越兴衰成往事,忠魂千古恨难消!
夫差既杀子胥,乃进伯嚭为相国。欲增越之封地,勾践固辞乃止。于是勾践归越,谋吴益急。夫差全不在念,意益骄恣。
乃发卒数万,筑邗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使江淮水合,北达于沂,西达于济。太子友知吴王复欲与中国会盟,欲切谏,恐触怒,思以讽谏感悟其父。
清旦怀丸持弹从后园而来,衣履俱湿,吴王怪而问之。友对曰:“孩儿适游后园,闻秋蝉鸣于高树,往而观之,望见秋蝉趋风长鸣,自谓得所,不知螳螂超枝缘条,曳腰耸距,欲捕蝉而食之;螳螂一心只对秋蝉,不知黄雀徘徊绿阴,欲啄螳螂。黄雀一心只对螳螂,不知孩儿挟弹持弓,欲弹黄雀。孩儿一心只对黄雀,又不知旁有空坎,失足堕陷,以此衣履俱沾湿,为父王所笑。” 吴王曰:“汝但贪前利,不顾后患,天下之愚,莫甚于此。”
友对曰:“天下之愚,更有甚者。鲁承周公之后,有孔子之教,不犯邻国,齐无故谋伐之,以为遂有鲁矣,不知吴悉境内之士,暴师千里而攻之,吴国大败齐师,以为遂有齐矣,不知越王将选死士,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屠我吴国,灭我吴宫,天下之愚,莫甚于此。”
吴王怒曰:“此伍员之唾余,久已厌闻,汝复拾之,以挠我大计耶?再多言,非吾子也。” 太子友悚然辞出。
夫差乃使太子友同王子地、王孙弥庸守国,亲帅国中精兵,由邗沟北上,会鲁哀公于橐皋,会卫出公于发阳,遂约诸侯,大会于黄池,欲与晋争盟主之位。
越王勾践闻吴王已出境,乃与范蠡计议,发习流二千人,俊士四万,君子六千人,从海道通江以袭吴,前队畴无余先及吴郊,王孙弥庸出战,不数合,王子地引兵夹攻,畴无余马蹶被擒。
次日,勾践大军齐到,太子友欲坚守。王孙弥庸曰:“越人畏吴之心尚在,且远来疲敝,再胜之必走,即不胜,守犹未晚。” 太子友惑其言,乃使弥庸出师迎敌,友继其后,勾践亲立于行阵,督兵交战,阵方合,范蠡、泄庸两翼呼噪而至,势如风雨。
吴兵精勇惯战者,俱随吴王出征,其国中皆未教之卒;那越国是数年训练就的精兵,弓弩剑戟十分劲利,又范蠡、泄庸俱是宿将,怎能抵当?吴兵大败,王孙弥庸为泄庸所杀,太子友陷于越军,冲突不出,身中数箭,恐被执辱,自刎而亡。
越兵直造城下,王子地把城门牢闭,率民夫上城把守,一面使人往吴王处告急。勾践乃留水军屯于太湖,陆营屯于胥、阊之间,使范蠡焚姑苏之台,火弥月不息,其余皇大舟,悉徙于湖中,吴兵不敢复出。
再说吴王夫差与鲁、卫二君同至黄池,使人请晋定公赴会,晋定公不敢不至。夫差使王孙骆与晋上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