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常去作客。他知道胡晓燕说的是实情,这两口子是一对大忙人,刘汉唐三天两头出差,在外边呆上十天半月是常事。而嫂子胡晓燕呢,是个大大咧咧的女人,单位的事特多,也总是早出晚归的。据刘汉唐说,他每次出门只需简单向老婆通报一声,忙起来连通报都省了。胡晓燕一般都是大松心,可有时候也责怪老刘把家当成客店了。
“杂志社里也没人知道?”袁方问道。
胡晓燕摇头。“小雅说你们那儿是记者负责制。选题的内容和经费定下之后,剩下的事记者可以自行安排,并不是所有情况都得向社里汇报。”
袁方没话了。胡晓燕说的没错,《谜境》杂志对社内的资深记者采取的确实是这种比较松散地管理形式。选题一旦确定下来,杂志社只控制记者的操作周期和操作经费,采访、撰稿等中间环节完全由记者自行安排,主编只管到了交稿日期验收稿件。宋文曾念念有词地称此形式为目标化管理。
“不是已经知道他去了山西了么,还要知道得更具体吗?”袁方问吴璇。
“嗯,这对诊断他得的是什么病可能有帮助。”
“为什么?”袁方大惑不解,对医学他可是一窍不通,怎么也想不通这之间能有什么联系。
“在我们给病人做的病历记录中有一项叫‘既往史’,”吴璇耐心解释道,“在这项内容中,我们要记录一个病人既往的健康状况和发病情况,以便为目前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除此以外,这部分内容还会记录患者的另外一些个人情况,比如预防接种疫苗史,食物和药物过敏史,冶游史,也包括生活起居和出行的情况。”
“你的意思是说做参考。”袁方追问道,“可我还是不明白老刘去了哪儿跟他现在生病有什么直接联系?”
“没错,是重要的参考资料。病历上记录的患者出行情况,往往是为了说明患者是否去过流行传染病或者地方病的地区。”吴璇尽量把话说得通俗易懂,“举例说,患者如果去过肝炎流行地区,那我们就要重点检查患者是否是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再比如,如果患者出现了类似血吸虫病的症状,而他恰恰又去过血吸虫病流行地区,那么他患血吸虫病的概率就极大……”
“怎么,老刘得传染病了?”吴璇话音未落,胡晓燕急了。
“不,只是打个比方。你爱人的病到现在还没确诊,只能以‘不明原因发热’接受对症治疗。其实,很多疾病都会出现发热症状,不一定是传染病。但是,因为你说你爱人是从外地回京之后突然发病的,加上目前我们始终无法找到发热的原因,所以不排除他得了某种传染病的可能。现在最需要弄清楚的,是他是否去过传染病流行地区。”
胡晓燕似懂非懂地点头,神色依然惶恐。
“为什么不问老刘自己?”袁方忽然问道,他意识到自己问的可能是一句废话。
“那不就省事了。”吴璇淡淡一笑,“你同事来医院没多久就神志不清了,在门诊给他看病的医生又不是我……”
袁方想问问胡晓燕老刘发病时的情况。
突然,一声凄厉的尖叫打破了楼道的宁静。紧接着病房门猛地打开,一个护士跌跌撞撞地跑出来,神色惊恐得望着吴璇众人,一时说不上话来。
“怎么了?”吴璇惊问。
“快去看看,他……他疯了……”
袁方和胡晓燕跟在吴璇身后奔进病房,屋里的景象着实令人吃惊。
“飞……飞……”
“……木……木”
发出奇怪声音的人正是刘汉唐。刚才还倦卧不起的他僵挺地坐了起来,两眼直勾勾地望着天花板,原先煞白的脸突然胀得通红,挂着似笑非笑的诡异表情,口中断断续续吐出一些奇怪的字眼。右手的吊针被挣脱了,一滴滴鲜血溅落在白被单上。
一个护士吓得躲在墙角,手里紧握药瓶。
吴璇等人的出现似乎引起了刘汉唐的注意,他把目光缓缓移到几个人身上,吃力地抬起右手摇摆着,含混地说道:“走开……快走开……蟑……螂……有蟑螂……”
吴璇问缩在墙角的那个护士:“哪儿有蟑螂?”
“那不是么……”没等那个护士答话,刘汉唐伸手指向地面。众人目光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新擦的地板清洁光亮,哪有什么蟑螂。
“老刘!”胡晓燕上前抓住刘汉唐滴血的手,安慰道说,“别闹,快躺下!”
“蟑……螂,蟑螂……咬我!”刘汉唐突然近乎歇斯底里地喊道,拼命甩开胡晓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