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页)
每个人不仅整理自己的东西,而且还从“超星”上下了几百本书转换成PDF上传,当时搞得的确很轰轰烈烈。
2002年7月份我去了一趟北京,亲眼目睹文登学校的学员为了抢占好的听课位置,下午的课早上就到礼堂外面排队。自己也了解了一部分考研的黑幕,真的让我很郁闷,于是我退出了。
当然,我还是很怀念考研那段岁月的,至少对我来说,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付出了很多,得到的也很多。
最后,还是引用别人套用《北京人在纽约》的那句经典的台词来结束吧:
如果你爱他(她),
就让他(她)去考研,
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她),
就让他(她)去考研,
因为那里是地狱。
yacyin,kaoyan资深网友,曾任考研论坛政治版版主。
作者Email:
这里
文/林过
是这样一群人和这样一个地方。
拍打着羽翼嬉戏,却在日渐丰满当中日渐收起,装出小鸡的模样儿闲庭信步寒暄招呼在另一个空间。
在这里,我借来一位法国女士的语汇,她说:“这里,就是我们的内部。不是我,也不是我们,而是这里,一个精神空间,充盈着某种东西的精神空间,寻求一个词,一次交谈,一次相聚。”
……
细细追究,总要算到4年以前了。
春日和和,我毫无故障无所事事地生活在现实世界,有人频问,拿到毕业证书意欲何为?
这样的问题对惯于躲闪的人来说绝非愉悦的经验,找一个堂皇的理由搪塞乃是当务之急。
一切,便从一个藉口开始……
有人仍在追问接下来的动向,单是藉口已无以挡车,于是会在,这里。
那是公元2000年的夏天。
华中地区气候照旧炎热的夏天,我整日忙着游泳吃西瓜。正事之余,偶尔上网。
可不,总得闹闹明白,这研倒是怎么个考法罢。作为一名壮志未酬的文学女青年,我在那年夏天开始了自身现代化与继续逃避社会化的光辉进程。
谁知道,事情会是这样的呢?真的,要开始追忆了么……
考研,kaoyan……
一切被时光和网络深埋的片断们……
是的,谁也无法替代的决定,只与偶然有关的必然的点击。亲爱的旅客,这次旅程长达三年之久,为的是结束假期,铁轨的材质是线形,用以接驳互联网络,请在自己的辅导用书上坐稳扶好,目的地不明。
我记不起自己当时的敲击,声音只在流逝中显现,同其他的许多东西一样,而这些声音,如今都栖息在哪里?
惟一可以确认的只是自那一刻起,我的命运,与这里牵连起来,与他们她们一样,一道。
那是荷尔德林在墙上的微笑,“你梦寐以求的近在咫尺,已经与你照面”。
是时候用追忆来问候了,问候这里,以及所有从这里开始一面妥协一面追逐的岁月以及,同在这里的人们。
你们,好。
还记得么,40亿年以后的未来是虚幻的,我们没有那么远的苦恼,我们在每年的秋天上路,在冬天淌越冻流,只为了最近的彼岸。于是我在窗后猜想了,有各式各样的眼睛和念头,四散在各式各样的窗帘后面,在等待同样的结局罢。然而终究是孤单的,在一条细线断开之后的黑色屏幕上,映照着四面八方的焦灼。
下面转入写实性叙述。
这本是我一直力图避免的。
我有一个极好的母亲。任由我恣肆地在外游荡,长达6年之久。我始终不知道究竟是她过于慈溺呢,还是太有先见之明,如今探讨,已是太迟了。在狷狂岁月的最后一年,我倦乏了,大约是游荡再也无法使我得到驻足时能够得到的暖意罢,又或者是对母亲始终无法快意地生存感到些许愧意。也正是在那时,有一位智者的声音开始缅邈浸寻:妥协,妥协,妥协。
大部分的人不需要看到自己生存的真相,不管它是否不堪。然而我已经无法抵赖。如果现实没有发放合法的居留证明,那么一定可以在另一个地方找到。
感谢上帝预备了这样优裕的时代。感谢他同样预备了让人们投身其中的生存的孤独。就在这样的推拽之中,他使我们成为自己的魔鬼与天使。
插入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