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第3/4 页)
虽然跳跃性有点大,但在评委们听在耳中,却无一不觉得那就是应该的、那就是冯见雄切身的真实体会。
几个评委听了他的看法,纷纷在那儿盘算:
“啧啧啧,这个见识,比陈名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唉,看来两年后,又一次被他用丰富的社会阅历和见识,吊打了在校生对手啊。”
“当然,也得承认,冯见雄的口才还是一如既往的牛逼,如果光靠口才,他也有很大概率会赢。只是,他在远见和阅历方面的优势,对于其他大学生来说,简直就是强到无解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种辩题,本来看起来其实没什么时效性,对见识和洞察能力的要求也不高。但这样都能被他硬生生掰到现在的角度上,这人的因势利导才能,真是深不可测。”
第124章 管你几级混沌
作为能杀进总决赛的队伍,哪怕形势明显不利,陈名和队友也不会放弃抵抗。
虽然冯见雄占尽场面分,也在士气打击层面拥有了绝对主动。但冷静下来细细思考,大家都可以发现,武大那边依然还有可为。
陈名毕竟是“如果没有冯见雄出现,本来有机会本届夺取最佳辩手”的男人,他虽然被批得满头冷汗,却依然可以强迫自己快速冷静下来。
仅仅浪费了五秒钟,他果断做出了一个壮士断臂的刚毅决定。
陈名换了一副虚怀若谷、真心求教的表情:“冯同学的见识实在让人佩服!我不得不承认,在‘二级混沌系统’的竞争领域内,用人要疑、疑人也用占据主流、主导地位,确实是有道理的。”
他这番话说出来时,那语气之诚恳,几乎要让人怀疑这究竟还是不是辩论赛。
然而下一秒钟,他一个“但是”,画风急转。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这个世界上,更多的竞争是客观事实上的努力和竞争,从科学家到普通研发人员,从工程师到医生,都是在和探究客观事实作斗争。是在和一级混沌系统作斗争。
这些领域,零和博弈的程度显然不如金融、法律这些我们所熟知的二级混沌系统。在客观世界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一个工程师的研究成果是否正确,并不以别人是否也正确为转移。
在这些领域,我们同样也要看到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带来的合作阻力。这时,难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是恰好发挥了让人才感受到尊重、最大程度发挥出其创造力的作用吗?在这些领域,‘用人不疑’难道没有比‘疑人也用’更加占据主流价值导向吗?”
陈名这番反驳说出来时,对于拉拢普通听众已经毫无作用了。因为吃瓜群众的智商和知识水平,已经不足以理解了场内至少一大半听众,连什么是“一级混沌系统”什么是“二级混沌系统”都搞不明白。
但陈名也是没办法,因为他完全无法在冯见雄提到的领域里反驳对方,所以只能是划圈圈,界概念,把最后的希望全部赌在“你提到的领域里,你说的虽然对,但你提到的领域只占人类社会的极小部分”这个战术上了。
他赌的就是评委们要能听懂。
用人话通俗翻译一下,所谓“一级混沌系统”,就相当于给一个弱智一次重生机会后,他就能改变的系统。例如前一天他看到彩票抽出来是这个号码,重生回去后记住号码再买一次,就能中**彩了(没有其他变量扰动。)
而那些“你读档后改变操作、敌人也会跟着应变,因此读档重生都不能保证你赢”的系统,就是“二级混沌系统”。
比如,尤瓦尔赫拉利说:历史就是典型的“二级混沌系统”。
(经典的定义是:对一件事情的未来进行预测,如果这种预测不会改变未来,那就是一级混沌,比如我说了明天天气预报是什么,‘天’不会为了赌气让我猜不中,而故意变天。如果“预测”本身就会导致未来改变,那就是“二级混沌”。就像巴菲特预测某只股票会涨到几块钱,但他一说别人本来不买的也会跟风去买,最后可能就不是那个结果了。所以二级混沌的未来是不可预言的。
我写的书也是二级混沌系统,比如我在本书第一章里就说‘2019年会出现帮丁克家庭用假领养手续、虚抵扣所得税的阴险律师作案模式’。但假设今天我这本书大卖,被3000个全国人和谐大代表都订阅了。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在这几天开两…会的时候提前堵上这个法律漏洞。看似我预测未来失败了,其实只是因为我的预言被人看到并且预防了。
我那句话是2017年写的,但是前两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