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部分(第3/4 页)
一辩只会开场前背诵一个立论稿,一点正面交锋的能力都没有”。
西门甄姬也感受到了空气中那股莫名的信任,变得沉着了些。她只想了两秒钟,就干脆利索地回答:“凡是皆有度,怀疑当然不能是越多越好。但我方也认为‘疑’是一种常见的必要,其存在对当代社会的用人和合作是有利的,并非‘一点点’或者‘偶然’。”
武大二辩立刻换了个阴的角度:“那我换个问法好了如果今天你说你‘要’做个孝敬父母的人,那是不是孝顺一点点就行了?还是说,只要不和其他美德的价值位阶冲突,孝顺都是越多越好的美德?”
西门甄姬有些绕不过来,南筱袅这时才养精蓄锐地截住对方的进攻,果断地说:“没有其他价值位阶冲突,当然是越孝敬越好,但也要考虑边际成本。如果孝敬到95分需要付出超过孝敬到90分数倍的成本、而这些成本本来可以用于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凡事自然要掌握好这个度。”
武大二辩气势微微被遏制,继续迂回:“那用人和管理中,猜疑如果不会伤害到人,而且有一定的效果,你们就觉得猜疑也是越多越好了?否则这里的‘要’字岂不是和你刚才说‘孝道’中提到的‘要’字双重标准了?”
南筱袅是旁观了那么久的,面对这种近身缠斗自然从容一些,她谨慎而得体地说:“如果多一些的‘疑’确实能够提高效率、而且收益高于付出的成本,那多一点当然是没问题的。如果疑进一步增加,导致付出比得到还贵,那当然要适可而止了。请对方辩友不要胡搅蛮缠抛开‘边际成本’来谈这个问题。
我说我要吃饭,当然不等于我要吃死,难道对方辩友连这点思辨能力都没有吗?几百年前帕尔塞拉苏斯就知道,‘万物皆有毒,无害只是剂量不足’,吃饭喝水都能吃死人喝死人,‘疑’当然也要考虑边际成本!”
诸位看官看到这儿,或许也会觉得这一小段交锋有些无聊,但这还真没办法因为历史上,武大在这场辩论赛上,就是主要在这个地方重点进攻的。他们花了五分钟时间纠缠“你说‘要’疑,就必须证明‘疑’是社会主流,而不仅仅是‘存在疑’、‘疑有其价值’。”
如果不能证明主流,武大就要蛮横地说“谢谢你们承认了我方观点”。
而历史上,与之交手的马来亚大学,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应对有些举止失措,最后输掉了关键赛点。
对手的思路,并不是冯见雄能够左右的,他想发挥蝴蝶效应都发挥不了。
因此,在武大这边主攻阶段的过程中,质问方的节奏跟另一个时空比较相似,也就不奇怪了。唯一的区别,只是西门甄姬和南筱袅,在冯见雄的调教之下,表现比历史上的马来亚大学更加稳妥持重,而且强调点出了“边际成本”这个概念。算是比另一个时空的马来亚多拿了一点分。
双方各自花了三分钟时间,随着武大头号主力陈名加入质问的行列,局面看上去对武大渐渐有利了一些。
不过,这也没什么。
陈名上场了,就意味着冯见雄也该上场了。
他并不会像其他辩手那样,逃避正面交锋。冯见雄最大的技术特点,就是对方从哪个角度进攻,他就直接正面怼回去。
你们已经放弃了体面,不想说‘不疑’的好处,只想说‘疑要有度,不是主流就不叫要疑’,那哥就堂堂正正跟你们说这一个细节小点好了。
在你们自以为已经收缩阵地、让防御变得铁桶一般的“马奇诺防线”上,硬生生趟出一条血路来。
嗯,说“马奇诺防线”还不太恰当。
马奇诺虽然没有面面俱到,但好歹也是一条“全线防御”思想下构筑出来的产物,设计之初就没打算把法兰西的大好河山拱手让人。
而陈名带队的武大,明显打的是“坚壁清野”的收缩战术。
“疑和不疑哪个才是当代社会用人主流”这个点,显然是他们最后的据点。
因此,把他们的防区比作“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还差不多。
而面对要塞,冯见雄就要掏出他的哆啦a梦大炮了老子管你上面是不是盖了20米厚的花岗岩、1米厚的钢板,说一发入魂带走就一发入魂带走。
……
“看来对方辩友很纠结于‘疑和不疑哪个才是当代社会用人的主流’,行,那我就正面回答你们这个问题吧我方认为,‘疑’才是主流,也就是说,疑是大多数,不疑是个别或者非主流情况。够明确了吧?”
冯见雄施施然地站起来,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