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范仲淹“热恋”宋仁宗(第1/2 页)
王昌龄的江湖在这里,以小陈现在这点微薄“才气”,他的意见再离奇,你又能说什么?
当然啦,这一次虽然小陈说不出王大叔那些论点,可他并没有像上次高启“将军出关车骑多”那样,认为王大叔“过度解读”。
哪怕场下观众们也和小陈一样,下意识觉得不错,只不过这两句不符合大家对好诗的常规认识罢了。
当事人李季兰,头一次在没有陈弟弟指挥的情况下独自应战,上台之前难免有些忐忑。
可是现在看到观众和评委们的反应,知道应该自己这头一阵应该是顺利走下来了,松了一口气,盈盈一礼,下了舞台。
相信自己,可以的!
三楼之上,王大叔一边赞赏,一边笑着对陈成道:“你看吧,我就说嘛,人家没有你,照样表现得不差!”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陈成连声称“是”,又对王大叔头一个为李季兰喝彩表达了感谢。
没有他“一锤定音”的话,大部分观众都还在困惑中不知所措呢!
就像“皇帝的新衣”,总要有人戳破窗户纸。
“那个,虽然这句续得不错。”王昌龄问道:“可是一时想不起来,这是哪一首古诗上的句子啊?”
小陈答不上来,就国学功底来说,季兰姐姐甚至比他高明不少,不像他都是功利地去学某某人、某某方面的诗。
王维也说不知道。
王昌龄说,那怕是人家女娃子自己写的。
小陈觉得不是,心想:莫不是季兰姐姐从我这里偷到了“‘十全老人’御制诗集”?
把乾隆的诗抄袭了去,然后还能改头换面,化腐朽为神奇?
天可怜见,小陈知道的那几首乾隆的诗,全都是用来当段子、当笑话讲的,哪有一首是正经的啊!
且不提“江永让乾隆没事别写诗”,就比如那首《黄瓜》诗,野史传说“十全老人”写完之后很得意,就让纪晓岚来“鉴赏”一下。
在纪晓岚面前,这种诗当然是小孩子水平!(陈成:不才抄袭这首“大作”的时候,刚好是九岁小孩!微笑)
可是纪晓岚又没有王大叔那种“过分解读”的能力,也不能背着良心说这诗“写得真是棒棒哒”,最后只能给乾隆磕了个头。
乾隆惊讶问何故。
纪晓岚说:“臣替黄瓜谢恩!”
乾隆龙颜大悦,有赏!
要赏这条“黄瓜”一顶“绿色的帽子”,由纪晓岚代为领赏。
——既然有这种故事,那就反应了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
你昧着良心连弘历的诗都夸,肯定没好下场呀!
绿帽子戴好吧!
……
不消说,赢得王大叔击节赞赏、评委观众一致认可的这句李季兰可能从乾隆那里“借鉴”来的诗,成为这场“定场诗”,接下来,你们就接着“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往下面编吧!
上来又是易丝儿唱,自己那么好的“我歌她捧衣”不被观众和评委认可,甚至还恶语相向,她当然老大不高兴,眉头锁得更紧了。
一旦开唱,却还是免不了强颜欢笑,唱道: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深闺夙夜长,女子发春时!”
深闺里真是寂寞难耐呀,姑娘们只能发春了!
“吁!”下面观众又是一阵刺耳的嘘声,这特么也太低俗了!
硬生生把李季兰这句寂寞萧瑟的好诗往情色方面引了,格调一下子拉低了很多!
但没办法,易丝儿接上来了,这句开始又不是从三个人中选最好的一个了,评委也不想现在就把易丝儿淘汰,让比赛提前进入刘昭阳、李季兰两强争霸。
留下吧!
陪跑也好嘛!
这就导致刘昭阳要接着易丝儿这句“深闺日夜长,女子发春时”往下接了!
她一上台,观众们就乐不可支,发出了一阵愉快的笑声——
仿佛“发春”的不是易丝儿,而是昭阳仙子了。
刘昭阳暗自恼火,可是对手给她挖的坑她又不能不填,只能强自镇定唱道:“
深闺夙夜长,女子发春时。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这首唱完,观众们都不得不收起了轻佻的笑,喝彩起来。
连陈成在内,都忍不住给她暗暗点了个赞——
女儿在闺中思春,她希望以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