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页)
。”
见刘琮还念念不忘挟天子以令诸侯,贾诩有些无语了,该说的都说了,总不能来个以死相谏吧?
“先生再好好帮我琢磨琢磨,我还是觉得这个机会不能放过。”刘琮眼里满是乞求,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再说人家曹操都不怕,自己怕啥?真要说起来,曹操的处境未必就比自己好到哪儿去。
“都督,您现在可还不是荆州牧呢!”贾诩这会儿是真的生气了,这孩子咋就这么禁不起诱惑呢?按说这话有点出格,不是军师该对主公说的话,尤其是人家刘表和刘琮还是父子关系,可贾诩实在是按捺不住啊。
果然,这句话让刘琮瞬间冷静下来了。
荆州目前还不是自己一言九鼎能做主的时候。天子迎到襄阳,只怕有些人的心思,比自己更活泛呢。
想起尚未发生的“衣带诏事件”,刘琮更是脊背一凉,冷汗都冒出来了。
自己又得意忘形,翘尾巴了啊。
这才打了几次胜仗,就开始志得意满,以为啥事都能轻松搞定,还是说已经开始抱着侥幸心理了?
见刘琮蹙眉不语,贾诩沉默的看着他,不再多言。
“先生苦心,琮已深知,小子无状,请受我一拜!”刘琮现在是真佩服贾诩啊,若不是贾诩这当头棒喝,恐怕自己还真会一时冲动,犯下大错。
贾诩长叹一声,扶起刘琮:“都督莫怪老夫固执就好。”
呦呵,这还是有点小情绪呢。刘琮嘿嘿一笑:“先生说哪里话来,您要是不固执了,岂不是和那些庸庸碌碌的俗人一样了?”
这话让贾诩很是受用,眯着小眼睛,颇为自得。
刘琮目光炯炯地指着地图,说道:“招降纳叛的事,我想交给刘磐便足够了。今天是六月初十,咱们两天后便动身北还,先去南阳,如何?”
第六十二章 千古名城第一楼
“都督,这恐怕不太合适吧?”黄忠不卑不亢地看着刘琮,对于刘琮方才说的话,却是不怎么认同。
刘琮哈哈一笑:“合适,怎么不合适?将军久在此地,也该回家乡了。”
这话让黄忠心中一动,他本是南阳人氏,自从成为刘表部将,便一直与刘磐驻守攸县,已经有五年多未曾回过南阳了。虽然家眷接了过来,可终究还有许多亲族在南阳。
只是这样并不合规矩,所以黄忠才会拒绝自己?
“将军不用担心别的,此次北上,非但是将军,便是本都督的从兄在此间事毕,也会随后前往,一应公文调令很快便会到了。”猜测着黄忠在担心什么,刘琮便直接挑明了说道。
黄忠却是摇头道:“末将等北上,何人来此防备孙策?”
“这就更不用担心了,本都督料定他今明两年都没空西顾。”刘琮嘿嘿一笑,走过去握着黄忠骨节粗大、皮肤粗糙的双手:“将军难道不愿意助我?”
这种亲热的态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黄忠三年前便领教过了,他不动声色的抽回双手,沉声道:“都督错爱,末将愧不敢当。”
刘琮使个眼色,将刘虎等人都赶了出去,攀着黄忠的肩膀嬉笑道:“老黄,你不够意思!”
黄忠无奈的将刘琮的胳膊拿开,苦笑道:“都督何出此言?”
“咱别学那些读书人文绉绉的行不?”刘琮绕着黄忠走了一圈,站定后大刺刺地说道:“这儿我最大,老黄我可不管你乐意不乐意啊,反正从今往后,你就得跟定我了。”
见黄忠无语摇头,刘琮擂了一拳:“好歹也算我半个师父,难道我会害你不成?”
“都督,末将是怕有人借此事说都督飞扬跋扈,结党营私啊。”被逼无奈,黄忠终于吐露心声。
刘琮楞了一下,继而哈哈大笑,见黄忠脸色不好看,忙止住笑,说道:“将军一片赤诚之心,琮已深知。不过琮既然立志要荡平群雄,匡扶天下,便早已不去计较这些虚名了。”
许是被他这种坦荡的胸怀所激,黄忠终于答应了刘琮,随同北上。
其实他何尝又不想回南阳呢?
而且经此一役,刘琮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表现,让他大为惊异。与三年前他带着一帮横行少年去攸县练兵时的稚嫩,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几天黄忠也时常会想,短短三年时间,刘琮就已经成长的如此迅速,假以时日,他还会做出怎样让人惊叹的事呢?
说服黄忠之后,刘琮便下令大军立即开拔。不过不是直接去南阳,而是先到夏口。
此时的夏口便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