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2/4 页)
偶也是独女,孩子小的两三岁、大的十来岁,这些军官在家里的地位也不可替代!
一个人,就等于一个家。
与庄仕佑一样,大部分军官都不想打仗,更不想上前线。
航渡的几个小时,庄仕佑与同舱的三个上尉都喝醉了。如果不是舷窗太小、又不准上露天甲板,加上下船后才配发个人武器,恐怕四个喝得醉醺醺的、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的上尉军官都无法活着到达目的地。
因为出问题的人太多,所以庄仕佑他们没有受到惩罚。
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到了位于龟山镇的连部,见到的也是一群陌生面孔。
在新兵营服役的最大好处就是不怕与陌生人打交道。
仅仅两天,庄仕佑就搞清楚了两个问题。一是连里的绝大部分官兵与他一样,都是在几天前上岛。二是三排排长绝对不好惹,他不但是连里少有的的老兵之一,还很有背景,军部的上尉参谋都跟他称兄道弟!
这两点认识,让庄仕佑很快就掌握了大局。
虽然在外人面前,庄仕佑没有改掉十多年养成的习惯,对连里任何人都指手画脚,总是看别人不顺眼,但是在私底下,庄仕佑很有分寸,对那两个从其他团调来的排长总是不冷不热,对三排排长叶振邦却格外上心、也格外客气。
当然,所谓的“客气”,也就是在用词上温柔一点,不带把子而已。
叶振邦不是油盐不进的四季豆,自然不知道庄仕佑对他格外倚重。不管怎么说,他才是九连的元老。
“大致情况就是如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庄仕佑说完,故意朝叶振邦看了过去。
叶振邦装着沉思,低头避开了连长的目光。
虽然庄仕佑是一连之长,但是上了战场,他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百米半身靶成绩上不了五十环的军官连个屁都不是。要想活命,出了靠排里的兄弟,只能指望其他排,所以叶振邦无论如何也不会替庄仕佑出头。
更重要的是,庄仕佑给出的参考条件太少,让叶振邦没法子接嘴。
花了大半天,上尉连长只从团部带回一条消息,准确的说是一条命令:九连负责守卫桃园到台北主干道在龟山镇的这一段。
不管是上面没有交代清楚,还是庄仕佑没有听清楚,这是一道模棱两可的命令。
“三排长,你怎么看?”
庄仕佑开口点名,其他两个排长与参加连部会议的班长都朝叶振邦看了过来,让他想避都避不了。
叶振邦咬了咬牙,问道:“只是让我们守卫主干道,没别的任务?”
“暂时没别的任务。”
暂时!?叶振邦在心里打了个问号,见到庄仕佑的尴尬样子,不好再揭连长伤疤,转口说道:“既然守卫公路,就得部署防御阵地。”
“对,对,对!得部署防御阵地。”
见到庄仕佑这么积极,叶振邦没再说下去。
这下,上尉连长差点急出汗来,连连向叶振邦递眼神。
见此情形,叶振邦才上前两步,从庄仕佑手上接过指挥棒。
将长不过四十公分、重不过二两的小木棍交出去的时候,庄仕佑像卸下千斤重担,不但长出口气,才趁众人把目光转向叶振邦,迅速擦掉了额头上的汗珠。
“从坑底村到龟山镇,公路线长七公里,直线距离都超过五公里,用一个连守住这么长的战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叶振邦看了眼有点走神的庄仕佑,暗自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我个人理解,团部的意思是让我们盯住公路两端。”
其他两个排长点了点头,表示支持叶振邦的判断。
“要在以往,守住两个点不算难事,可是现在的九连不是以前的九连。这几天下来,大家对新兵有了全面认识。虽然与其他部队相比,补充给我们连的新兵还算不错,但是与老兵根本没法比。”
“那就得有所侧重。”庄仕佑这句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
叶振邦笑了笑,说道:“凭我们现在的兵力,最多守住一个点,一块阵地!”
“即便全是老兵,也只守得住一块阵地。”开口的是一排长丁浩洋,他原先是132团的上士班长。“别忘了,美军已经取得制空权与制海权,除了空中打击之外,还可以使用战舰上的大口径舰炮。前几天,五十四军的兄弟就吃了哑巴亏,伤亡好几百人。真要打到我们这里,凭这百来号人,能守住一块阵地就很不错了。”
叶振邦点了点头,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