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2/3 页)
两位长史却同时摇头。
还是魏征说道:“此法可行!”
“可行?”李元兴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
魏征却非常郑重的点了点头:“下臣认为可行,崔长史以为如何?”
“是可行,只是某认为细节部分需要商讨。某与魏长史的想法也会有不同之处!”
“既然如此,那就商量一下吧!”李元兴非常清楚,禁止佃农却是可以保护大唐农业的长足发展,而且最大的好处是禁止了圈地。
茶也不喝了,茶炉被扔到了一旁。
李元兴拿出十几张a4的打印纸放在桌上,崔孰礼拿出了李元兴给他的钢笔。
“本王认为,佃农禁与不禁,关键在于保证农户的利益。这样说吧,许多农户根本就吃不饱饭,自然也不敢多要孩子,本王认为多子多福,子孙满堂才是福气。”李元兴先一步说出了自己看法。
“为大唐千秋计,殿下说的极是。”魏征这句话说到倒是十分公道。
崔敦礼也说道:“殿下,其实可以有些区分的,比如殿下对工匠所划分的九等。殿下近日忙于国事,工部那边近日人员更换较多,也没有及时上报。事实上,各州县都有表章,关于工匠的!”
李元兴点了点头,这些小事他也懒得过问。
“事情应该缘自数次工匠与士族家管事之间的冲突,最初各州县上表,既然给工匠订下了工匠的等级,大唐原本也有一等户,二等户的区别,那么请为工匠订级。工部新任尚书也给圣上上了表章,请三等工匠为一等民!”
“被压下了吧!”李元兴笑了。
崔敦礼点了点头:“是,自然是会被压下的,因为三等工匠一等民,这就代表着二等工匠就是士族了。”
“本王明白了,士族分级,以户分,以人分。一等士族嫡长子亦可为一等士,嫡子为二等士,具体的方式,看来需要讨论一下细节!”
“殿下说的极是,这个可以叫天英阁讨论,但表章必须秦王府出。大唐天下,除秦王府无人敢出些表章。七世家就算有心,也不敢出此表章。有了士族等级,才可以根据等级不同,规定佃农人数,以及佃农所能分配到了亩产比例。”崔敦礼这话就算是代表七世家了。
李元兴隐隐有一种感觉,七世家想借这个机会上位,在大唐名正言顺的成为一等士族。
这是要名呀。
那么利呢?李元兴心中很期待,世家会回报什么样的利给大唐。
果真,崔敦礼继续说道:“每一个等级的士族,自然还会有一个硬性的标准。每年为大唐捐税如何?税不够就捐!”
果真是大世家作事,办事倒是周密,一份要求就有一份回报。
“好,那写表章吧!”李元兴说完就在书架上翻找,结果自己这里竟然没有半份表章用纸,无奈只好叫亲卫从庄里其他地方取来。
在等表章用纸的时候,魏征继续说道:“寺庙算什么,民不可用佃,这将会是铁律。庶民地主还可买奴,但庙不可养奴。奴本身就是与佛门律条不符,所以无佃无奴,有田也无法种,一种荒田。罚粮收地就由不得寺庙了。”
“不过,却要等士族等阶定下来之后!”
崔敦礼赶紧补充了一句。“先有国之律法,再有州县处置才是守法规矩!”
李元兴笑道:“不急于一时,本王也没有指望一夜就让佛门的麻烦解决。”
“殿下所言,近日查粮税只是第一步。只是敲山震虎之计吧!”崔敦礼又问道。
李元兴翻开大唐帝国安全司的卷宗,找到其中一页推到了两位长史面前:“两位读完这一段再说,如果只是震虎,这只虎也太强大了。”
大唐帝国安全司的卷宗。
自然就是秦琼准备的那份抢粮税计划,秦琼估计了一个数字。
四十万担粮,折银钱五十万贯!
这个巨大的数字让两位长史震惊了,五十万贯,这是多么巨大的一个数字。李元兴对突厥一战,当时发动了国家之力,所花销折成银钱也不过是三十七万贯多一些,仅仅一个长安周边五百里寺庙要补的熌粮税就有五十万贯。
“收,动用天策府四卫也要收!”魏征咬牙切齿的说着。
“是要收,而且这是秦将军估算的最底数值,具体要户部清算才知道,但相差不会超过五万贯。”李元兴的话更是坚定了两位长史去收拾佛门的理由。
李元兴再次找开地图:“先从道门下手,袁老道会配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