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元振托请李春晖 吉顼府中传秘闻(第1/2 页)
神都洛阳,这座繁华的帝都,如今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覆盖,银装素裹,分外妖娆。雪花如柳絮般在空中飘舞,轻轻落在了雄伟的明堂端扆殿的琉璃瓦上,又悄然滑落,仿佛连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
殿内,朝会正在进行,气氛庄严肃穆。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整齐地排列在大殿两侧,目光都集中在了高高在上的龙椅上。武则天,这位女皇,正端坐于龙椅之上,她的面容庄严,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
“诸位爱卿,朕今日有旨。”武则天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清晰而有力。
吉顼,这位才华横溢的大臣,此时正站在群臣之中,他的心中既激动又紧张。他知道,自己即将被赋予重任。
“吉顼,朕任命你为天官侍郎,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望你不负朕望,辅佐朝政,为国效力。”武则天的声音再次响起,吉顼连忙出列,跪地叩头,高声应道:“臣吉顼,领旨谢恩,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上所托。”
接着,武则天的目光转向了另一位官员,唐休璟。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武将,曾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
“唐休璟,朕命你调任司卫卿,兼凉州都督、右肃政御史大夫。朕希望你能在凉州整兵屯田,稳固边疆,为国泰民安再立新功。”武则天的话语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
唐休璟步出队列,单膝跪地,沉声答道:“臣唐休璟,领旨,定不负圣上厚望,誓死守卫边疆,保我大周江山。”
最后,武则天提到了郭元振,这位出使吐蕃有功的使臣,他的智谋和勇气曾为大周赢得了吐蕃的尊重。
“郭元振,朕任命你为主客郎中,驻凉州,协助唐休璟整兵屯田,你的才智和勇气,朕深信不疑。”武则天的声音中带着赞赏。
郭元振出列,恭敬地行礼,回答道:“臣郭元振,领旨,必将竭尽所能,协助唐大人,为大周的繁荣稳定贡献绵薄之力。”
朝会结束后,大雪依旧纷飞。
李春晖走在回廊上,他的元神随着《灵飞真经》十字咒语飞离肉身,穿过层层迷雾,来到了吉顼的府邸,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
吉顼府邸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吉顼与夫人崔氏相对而坐,室内的炭火散发着淡淡的红光,映照在两人的脸上,增添了几分温馨。
吉顼轻抿了一口茶,缓缓开口:“夫人,我这次把张易之的杨氏母子安顿到了宣州,他们母子俩在那里应该能过得安稳些,张易之或许也能安心了。”
崔氏眉头微蹙,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忧虑:“夫君,你不要跟张易之、张昌宗走得太近。他们在朝内的名声越来越不好,早晚会受到惩罚的。”
吉顼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些许无奈:“我身在朝廷,也是身不由己。以前想倚靠武承嗣,还把妹妹送给他,可不曾想武承嗣那么短命,害得我赔了夫人又折兵。”
崔氏轻轻叹息,她知道吉顼的难处,但作为妻子,她更关心的是家族的安危:“还是要把两位妹妹尽快接回来找个好人家。”
吉顼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是,正在物色对象。”
崔氏又问:“杨氏所生之子确是张易之的孩子吗?”
吉顼肯定地回答:“那还能有假?”
崔氏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吉顼见状,转移了话题:“明日朝会,陛下就要宣布我做天官侍郎,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啦,我吉顼终于要成为宰相了,光宗耀祖。”
崔氏听后,语气中带着一丝讽刺:“这都是你为张易之、张昌宗鞍前马后换来的吧。”
吉顼微微一笑,他知道崔氏的担忧,但这也是他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虽然鞍前马后,但也要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为我在陛下面前说话请求才行啊!他们俩推荐我,陛下才恩准的啊。”
崔氏没有再说什么,她知道吉顼的野心和抱负,但作为妻子,她更希望他能平安无事。两人在炭火的映照下,继续交谈着,府邸内的气氛渐渐变得温馨而宁静。
李春晖的元神默默注视着这一幕,惊愕于吉顼与崔氏对话中提到的张易之生子一事。他的元神随着《灵飞真经》收功咒语,快速返回肉身。
阳光透过回廊的雕花窗棂,洒在青石板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李春晖正缓步走在回廊的转角处,心情轻松,步履从容。这时,郭元振的身影出现在回廊的另一端,他的步伐稳重,面带微笑。
两人在回廊的交汇处相遇,李春晖先行一礼,然后开口道:“郭大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