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杜并手刃太宗孙 春晖内寝沐浴身(第1/2 页)
公元698年六月,江西吉州的空气中弥漫着潮湿与沉闷,杜审言,这位被贬至吉州任司户参军的文人,因与同僚周季童的不和,加之郭若讷的谗言,陷入了一场致命的罗网。构陷之下,杜审言被冠以死罪,身陷囹圄,面对着不可知的命运。
在杜审言的府上,他的儿子,年仅十六岁的杜并,自父亲下狱后,便沉浸在无尽的忧愁与愤怒之中。他不思饮食,日渐消瘦,每日注视着周季童家的动态,心中萌生了为父报仇的念头。
农历七月十二的正午,阳光炙烤着大地,周季童家中却洋溢着喜庆与欢笑,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进行。杜并趁机冒充宾客,混入了宴会之中。他的目光穿过热闹的人群,锁定了周季童的身影。在宾客们的欢声笑语中,杜并悄悄地接近了周季童,猛然间,他从袖中抽出了匕首,对着周季童猛刺过去。
宴会顿时陷入混乱,杜并趁机逃离现场,他大声呼喊,表明自己愿意代父去死,希望能够以此换取父亲的一线生机。然而,视死如归的杜并并没有逃过追捕,最终在士兵的刀剑下壮烈牺牲。
周季童虽然手重伤,但在临死之前,这位唐太宗的外孙,却流露出了深深的悔意:“我不知道杜审言家有这么个大孝子啊,都是郭若讷害死我的!”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杜并的赞叹与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这起事件震惊了朝野,杜审言因此得以免除死罪。而杜并的勇敢与孝心,也被人们所铭记。
李春晖的元神穿过重重迷雾,在时空里穿梭,李春晖看到了杜并——这位杜甫未曾谋面过的叔父的孝心与绝望,也看到了杜审言写满沧桑的那张脸。
李春晖的元神穿过层层迷雾,在咒语的作用下,回到案前。此刻,杜审言刚到他旁边,跟着杜审言过来的还有一位宫廷太监高公公。
高公公是奉旨来宣李春晖进宫的。
太监高公公的声音透过回廊,清亮而悠长:“宣中书舍人李春晖觐见——”。李春晖整了整朝服,随着高公公穿过一道道宫门,步入了皇宫的心脏地带。
他们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径,穿梭于金碧辉煌的宫殿之间。李春晖的目光被周围宏伟的建筑所吸引,那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无不透露着皇家的尊贵与庄严。阳光从云层间洒下,给宫殿的琉璃瓦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使得整个皇宫显得更加神圣不可侵犯。
不久,他们来到了凤鹤宫前。这里是武则天的寝宫之一,以其富丽堂皇和深邃的艺术收藏而闻名。李春晖在踏入宫门的那一刻,便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墙壁上挂着的是当朝名人的字画,其中最为醒目的是薛稷的鹤画,那鹤姿优雅,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振翅高飞 。此外,还有名家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气韵生动。
在进入凤鹤宫之前,李春晖依照宫廷的礼节,先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以示对女皇的尊敬。随后,他在高公公的引领下,轻手轻脚地步入了宫内。张易之和张昌宗也在场,他们的目光在李春晖身上打量了一番,但并未言语。
高公公清了清嗓子,高声宣布:“中书舍人李春晖到——”。李春晖深吸一口气,稳步向前,跪在了女皇的宝座前,再次行礼,等待着武则天的问询或指示。
整个场景充满了庄重与神圣,李春晖的内心虽然紧张,但也难掩对即将到来的觐见的期待。
在凤鹤宫的富丽堂皇之中,武则天端坐在宝座上,目光穿透了宫殿的辉煌,落在了刚踏入宫门的李春晖身上。她微微一笑,声音温和而充满权威:“春晖,你来啦,在中书省还适应吗?”
李春晖心中一紧,连忙跪下回答:“回陛下,小臣在中书省尚未见到武大人,是在杜审言郎中的指导下做了一些事情。”
武则天轻轻点头,似乎对李春晖的回答并不意外:“是杜审言啊,他的文采也是了得,才华横溢,就是太过自骄自傲,这种性格总会吃苦头的。”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朕封你为中书舍人,只是挂名,今后就来内宫,别去中书省了。做朕的内侍近臣,可好?”
李春晖心中涌起一股激动之情,他再次叩首:“谢陛下恩典垂爱,李春晖万分感激,愿意。”
站在一旁的张易之和张昌宗交换了一个眼神,张昌宗冷冷地看着李春晖,说道:“你要用心服侍陛下,不得有差池。”
张易之则带着一丝轻蔑的笑容,语气中透露出不信任:“你太年轻,我不太相信你能行。”
李春晖感受到了来自张氏兄弟的压力,但他并未动摇,坚定地回答:“小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