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现一个怪现象,由英国领事来防止中国关税的偷漏,英国把它叫做领事监督制。但是这种监督很大程度上是虚的,因为外国商人与中国官员的默契,导致大量税收流向了中国官员的口袋而不是中国国库。小刀会起义后,在上海海关办公室被毁,海关长、海关大印丢失的情况下,外国领事干脆直接狗拿耗子。他们亲自出面,一是积极行动营救吴健彰,二是制定一个领事代征制,替中国政府收税。
前面这个好说,人道主义者也罢,私交友情也罢,救人一条活命,我们也没啥可说的。后面这个就难说了,中国海关暂时不存在了,按照我们中国的农民意识,中外商人正好乘机偷税漏税啊。但是驻上海的英法美傻鸟们和大部分习惯正常规则下贸易的商人严重缺少这种意识。特别是英国领事阿礼国,看到上海港口内有将近三十条船正准备起航,却没了收税办公室,他说:〃如果我对这些船只应交的税款不予以核实并取得以后补交的保证便任其离去,那么我就是以牺牲中国的利益为代价来保护英国的利益;这是不符合条约明文规定的。反之,如果我把船只扣留下来,等待海关重建起来并发给出港证后再放行,那么我就是为了维护一个已经不能履行条约义务而且可能不久就会覆亡的政府的利益而牺牲英国的财产和贸易,这是一种冒险行为,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①
最后他想到的可取的办法就是领事代征……外商出港前向本国领事开具票证。英国外相克拉兰敦对此的批复是:办法不错,如果中国政府重新建立起来,或者其他人另建立了政府,就把税款交还给他们;如果继续处在无政府状态,就把税款返还商人。阿礼国没有外相这么傻,他想得更远:领事代征既可以方便英国商人继续做生意,还给未来的安全做了担保……一旦有英商在中国的战事中受到损失,这税票正好用作向中国政府索赔的保障。更重要的是,它保证了英国的良好信誉,英国领事与英国政府对中国关税承担了应尽的监督责任。
效率还挺高,9月9日就开始执行了。尽管这一天他们已救出了吴健彰,但他们以吴健彰呆在外国人居留区影响自己的中立政策为由,把他撵回清营去了。出身十三行行商、天天与鬼打交道的吴健彰当然也不傻,镇压太平天国的江南大营及围剿上海小刀会的清军都需要上海关税作军饷,所以他照会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俺原先的官印没了,但俺借来了常州粮道的官印,用这个官印,恢复俺原先的办公收税,行不?阿礼国回说:不行,清军没有收复上海前,无权征税,否则就是对英国的敌对行为,俺们就会放弃中立给予中国报复。
▲虹▲桥▲书▲吧▲。
第57节:上海:华夷和平共处的模范根据地(3)
吴健彰无奈,只好弄了两条船开到浦东的陆家嘴作水上临时收税机关,并通知外国商人前来交税。美国一听,行,要求自己的商人前往交税。英法则不愿意,派军舰出队把吴氏的江上办公室给撵到苏州河。
法国方面干脆宣布:中国海关之恢复没得到法国同意之前,法商可以免税出入。于是乎,法国和其他国的商船都不交税。美国一看,就我们傻?我们也不交了。于是就剩下英国傻了,继续执行自己的领事代征。英商当然没有政府代表这么傻,纷纷抗议。苏州河那边的吴健彰也不含糊,你们撵我到哪儿,我就在哪儿收税办公,他干脆在苏州河北岸建立了海上临时办公室。英国方面,受到了商人的抗议,就与法美联合宣布:只要有一个缔约国的商船不交税,那我们三国也都不交税。
所以吴健彰坐镇苏州河的临时办公室,却待不上几只老实的兔子。无奈中把海关设到了内地:外商不给我交税,中国商人总得交吧。他们交,也就意味着外国商人交了。因为外商购买中国货物,中国商人总要把税收转嫁到外商身上。
于是英法美领事又不愿意了,三国合兵380人,围攻上海县城的近万名清兵,清兵被打得溃不成军,营盘被烧毁三座。清方只好请求谈判,谈判的结果:上海海关权置于英法美三个缔约国控制之下。三国领事分别指派一个委员,由中国道台任命做司税(后改叫〃税务司〃)。海关中外属员的任免归司税,所有文件需司税签发才能生效。名义上是中国雇员,拿中国的薪水,但是不经过外国领事同意,不得随意任免他们。英方指派的是驻上海副领事威妥玛,由于只有他精通中文,所以他控制了上海海关的实权,名义上,他是中国海关监督的助手,实际上是控制着所有行政大权。
中国地方大员当然很少有经济头脑的。海关管理权归他们,他们也收不上来几个,收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