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久了,王大郎和心月商量了一下,决定第二天拿到镇上卖了换几个钱贴补家用。
本来心月还想切下几块腌着的,无奈家里的盐罐子就剩那么点儿底儿了,只好作罢。
问了王大郎才知道,这个时代盐比银子还贵。本来百姓们是吃得起盐的,这个地方地处西北,出产井盐,不缺盐的。
可是后来官府看到了商机,来了个盐铁官营。一些地方官员就趁机垄断了盐业,老百姓就吃不起盐了。
心月听了不禁咂舌,没想到在现代不起眼的盐巴,在这个时代竟然这么难得,穷人家竟然吃不起!
盐这东西虽然不能多吃,但是没了可真的不行,尤其是这么酷热的天儿,没有盐人就会酸软无力的。
一提起盐,王大郎的眉头也皱起来。
他身上的担子还很重啊。
王大郎身上的伤口虽然是外伤,可也挺厉害的,只是这少年太能忍,愣是一声不吭。
夜里等人都睡下的时候,心月又从盐罐子里抠了点儿盐巴用开水融化了,凉了凉就端着盆子来到东里间王大郎和王二郎睡得的地方。
王大郎正和衣躺下,听见动静忙起来,却是心月。
“你怎么还不睡?”他瞧瞧心月手里的瓦盆,有些奇怪。
“给你清理一下伤口。”心月笑吟吟地把瓦盆放在炕头上,就麻利地敞开王大郎的褂子。
然后用一块生白布给他蘸着盐水擦拭左肩膀。
“嘶”,盐水令伤口跟再割一样疼痛。
“疼吗?”心月柔声问着,为这少年的坚强感到心疼。
“不疼。”王大郎悄悄地抹去额头的汗珠,勉强笑道。
“家里没有药,又是大热的天儿。若是不用盐水清洗会感染的。”心月低了头给他解释着。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王大郎望着她那双乌溜溜葡萄一样的大眼,压不住内心的好奇,“也是你娘家那儿传来的?”
事到如今,只要是王大郎没见过没听过的都是从心月娘家那儿传过来的,反正她这辈子也没机会回娘家了。一个二两银子把她卖给人家冲喜的娘家,还有什么可回的?
“等明儿卖了野猪肉就去镇上抓点儿药回来,这伤口可不能大意的。”心月盘算着,这野猪肉怎么也能卖个几百文吧。
王二郎也从另一头爬过来看,眼眸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这个大嫂真的与众不同啊!
给王大郎清洗完伤口,趁着杨氏睡着了,心月又跟王二郎要了笔墨纸砚写写画画起来。
王大郎和二郎兄弟俩也没了睡意,两人趴在炕上看。
就见纸上画了一个既像弓箭又不似弓箭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弩机了?
画完晾干,心月把那图纸交给王大郎,“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做得出来。”
王大郎来了兴致,直琢磨了一夜。
第二日心月起了个大早,望了望天,又是一个大晴天。
又去叫王大郎,还没拍门王大郎已经开了门,只是眼底下淤青一片,显然一夜没睡。
“那个东西我会做了。”他欣喜万分。
心月也没料到这少年竟然这么爱学,一夜未睡还这么高兴呢。
二十章 狮子大开口
王大郎本来想自己一个人去镇上卖肉的,怕心月昨儿累着了,想让她在家里多歇歇。
镇上离他家还有三十多里路呢,也雇不起马车,何苦跟着受罪呢。
可是心月宁愿跟着王大郎去也不想留在家里,家里那个老妖婆哪里会饶过她?就算是她不怕她,听着她那尖细的骂声也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王大郎想了想就带着心月上路了。
估计他也看出心月不想待在家里的心思了。
依然用昨日的背篓背着,这野猪肉昨晚上放在凉水里拔着,倒也还新鲜。
王大郎的胳膊受了伤,心月要替他背着,他却不愿意。
两个人一路走着一路说着话,也不觉得累。
从王大郎嘴里知道,镇名叫桃山集,是个大镇,直通京都,南来北往的都从这儿过,竟是个交通要道呢。
每隔五日逢一次集,山里的人买什么东西基本上都在镇上买的。
心月心里有了数,就一门心思地想去见识一番。
既然是个交通要道,那这地方来来往往的人多,商机自然也多。
不知道能不能找条出路,总比在家里守着靠山吃山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