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页)
国历代政治得失》《前言》。
'2' 参见高王凌:《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页124。
'3' 雍正十三年九月壬戊,《高宗实录》卷3。
'4' 《世宗实录》卷58;世宗尝谕:“张廷玉朝夕之朕左右勤劳翊赞,时时以尧、舜期朕,朕亦以皋、夔期之”,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6。
'5' 《圣祖实录》卷190。
'6' 《高宗实录》卷16。
'7' 乾隆七年置“乐部”,亦“仿周官遗意云”,《朗潜纪闻·三笔》卷10。
'8' “回向三代”,余英时语,参见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联书店,北京,2004。
'9' 参见钱穆:《秦汉史》,三联书店,
第三章。
'10' 参见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上),三联书店,北京,2004。
'11' 《高宗实录》卷99。
'12' 《高宗实录》卷109;《乐善堂全集》卷七《贞观政要序》曰:“人君当上法尧舜,远接汤武,固不当以三代以下自画”;然观贞观之治,“亦庶几乎都俞吁咈之风矣”,如此二者间似乎也就没有偌大的距离了。其中提到“持盈保泰”云云,这些在皇上的话语中,可能都不是像初看起来那么保守、消极的。
'13' 《高宗实录》卷123。
'14' 《高宗实录》卷146;其后皇上的思想有了改变,他在“叫魂案”和其他“文字狱”中都使用了“非常规”的政治行为。这是为什么呢?过去很少有人解释这一问题,我认为,这就是上谕所说,清代自康熙、雍正至乾隆朝,连续三代“令主”,这在历史上已前无古人,以后“倘遇庸常之主”,将会出现什么局面?看来,皇上的许多作为,都是从这一点出发的。为此,修订《大清律例》,稽古右文,编纂刻印经书,考订礼乐,重修太学、文庙,从事各项大工程的建设,种种“一劳永逸”的提法,和以后的搜书编书……那一个不是为了后代的长久考虑呢!
'15' 《高宗实录》卷211。
'16' 《高宗实录》卷227。
'17' 这里值得一提的人物也许有杨名时(1661…1736,谥文定),世宗时被劾革职,待罪云南。皇四子曾问其师蔡世远,杨名时何许人也,蔡答:“今世而有尧舜君民之念者,江阴一人而已”。雍正十三年冬,召用向所废置故老大臣,公首被召,天下想望风采。既入觐,天子召对良久,益陈利害。诸仁政将次施行,而公遽病,薨,寿七十七(《小仓山房文集》卷2等);在这个名单中我们还不要遗漏了方苞,全祖望曰:今上即位,有意大用公。寻迁礼部侍郎。“诏许数日一赴部,平决大事。公虽不甚入部,而时奉独对,一切大除授并大政,往往谘公,多所密陈,盈庭侧目于公”;“公之密章秘牍,世所未见”;和硕履亲王尝曰:“其强聒令人厌,然其尧舜君民之志,殊可原也”(“前侍郎桐城方赠公神道碑铭”,《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2000,页305…310);更不要忘了皇帝的老师蔡世远。)
'18' 如从《思辨录辑要》马负图、张伯行所作两《序》,与纪晓岚《四库全书提要》的对比中,即可多少看出端倪;马负图《序》曰:其井田、封建等制,初非大儒所不能言,至于画一变通使古今皆可确见施行者,即大儒鲜有能言之者也;纪晓岚等《提要》曰:其言皆深切著明,……虽其中如修齐类中必欲行井田、封建,不免有迂阔之失。
'19' 参见高王凌:“一个理想的追求——十八世纪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美)《知识分子》1987:秋季号。
'20' 参见汪晖:“重读《孟子字义疏证》”,《清华历史讲堂初编》,页309。
'21' 参见高王凌:“清朝统治的满洲特性”,2010年2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满族历代社会与宗教”研讨会论文。
'22' 据吕思勉先生说,宋儒论治,但欲以古为法,遂至欲复井田封建,实具有“彻底改革之精神”(皆欲大变现局);并此原理而不认者,必为庸俗之宋学家矣(《史学与史籍七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页568),“彻底改革”,当然就增加了它实现的困难。
'23' 据说,世宗皇帝屡屡鼓吹儒释道三教同源,“尝告近臣曰:朕欲治世法十载,然后开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