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1/4 页)
于是各种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杨锡也不跟他们交流,记者也知道此时的杨锡忙着,提问时间自会在后面安排。
上百人操作,秦青亲自指挥着,不多时,一亩地便被挖空,产量数据也计算出来,就有负责数据监督的报界代表们将数据送了过来。
主持人杨迪拿着数据,准备开始宣读,但众人看时,却见其手有些发抖,口中喃喃的道:“该不会写错了吧!”
杨锡道:“照着念,没错!”
杨迪遂清了清喉咙道:“亩…亩产,亩产…”
众人连耳朵都伸直了,杨迪竟然激动得讲不出来。
“亩产四百九十六公斤,合…合…合十六石!”
“哗!”
全场轰动,许多人长啸出声。
“不可能,怎么可能,亩产十六石粮,是否数据错误?”蔡邕满脸通红,这么大年纪的人了,竟然颤颤巍巍的拔腿便去称量处。
陆康等人也紧跟着,早有护卫人员上来扶住两位老者。
写《辰河志》的那位黄三老,此时也在,三位老者被一同扶至堆了红薯的称量处。
定睛看时,只见堆了十六堆数量差不多的红薯,仿佛表皮都泛着黄光。
这红薯却是表皮微黄色,里面有丝丝红色,并不是红皮品种。
三位老者亲自选一堆红薯称了,果然一堆便是三十一公斤,合一石。
蔡邕尤自不信,又拿了软尺,亲自去丈量开挖过的土地,竟然也丝毫不差。
至此时,蔡邕、陆康等人哪里还不信,只是此事太过离谱了而已。
量完土地,蔡邕将尺子一丢,便即对着北面行礼跪下,口中大呼道:“天降神粮!天降神粮啊!”
蔡邕大呼着,脸上早已老泪纵横。
陆康与庞德公过去扶起蔡邕,三人互相道喜,似乎这红薯,真是天降神物。此时,旁边的杜祖安道:“蔡公!您却错了,此神粮,非天降,乃是我大辰河区会长杨锡,造大船,扬帆出海,环球冒险,以数千性命换取,与天无关。”
蔡邕被杜祖安如此一说,知事实的确如此,便回首来看杨锡。
只见此时的杨锡,脸上还有一撮泥土,满眼都是笑容,根本没有在乎自己行为。
蔡邕知道,自己虽有一些文学影响,但显然杜祖安等新文学人物,已经主导了如今的知识界。
虽然这些年来,蔡邕也有所改变,但毕竟思想有些老旧,看到许多记者正在问着杨锡各种问题,杨锡也开始点名回答,其还是有些心中不舒服。
但天下大势,已然与这位老人没有任何关系,他已然变成了过去。
却说记者的问题,大部分与红薯还有即将出产的土豆有关,杨锡不遗余力的将其解释清楚。
同时,还有人就目前正在呼吁杨锡登基称帝之事,提出问题,问杨锡看法。
杨锡回答让人意外,那便是“绝无可能”四字。
数日后,天下报纸、各种其他渠道消息,将红薯与土豆之事,大肆报道。
天降神粮之说自然是没有了,环球收获被无限宣传,一时间,再无人将环球航行当作阴谋来讨论。
曹操、刘备、孙权、公孙康等诸侯皆听闻了此事,皆瞠目结舌,不敢置信。
按照报纸报道算,如此下去,辰河商会将从此再无饥饿问题。
让曹操等人无奈的是,六月中旬,各地红薯、土豆产量全部自报纸中报出,让人不得不信。
交州红薯产量惊人,一百亩红薯,产一千七百石,亩产十七石。
台岛红薯产量惊人,一百亩红薯,产一千六百五十石,亩产十六石半。
其他各郡皆有报道,红薯产量大概在十六石每亩左右。
而土豆则稍差一些,只有十三石每亩,最高产地为东莱郡,竟然至十五石每亩。
曹操眼睛都红了,大会群英,竟然有出兵抢夺的想法。
但议来议去,终归回到武力不足问题上来。
曹操此时明白杨锡为什么要先征兵五十万,时机恰好,有这五十万兵马加入,别说曹操要攻辰河区,便是自保,亦有很大难度。
而对与杨锡的环球之举一直嗤之以鼻的刘备集团,此刻终于又感觉到了极大压力。
刘备看到报纸报道,报纸上竟然说杨锡环球之举,只此一项,便功盖尧舜,超越三皇五帝、秦皇汉武之功绩,理应为天下共主,请献帝退位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