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1/4 页)
至秋,东莱太守蔡伯起见袁谭势大,于是领本郡投降,归于袁谭。
袁谭仍以蔡伯起为东莱太守,其余皆不变。
却说曹操方面,自从将献帝迎入许都之后,继续东征南讨,势力已经扩张至豫州一带,兖州黄巾和山贼,基本被曹操肃清。
杨锡回到江夏之后,仔细阅读特务营周伟传回的中原消息,不放过一丝细节。
这些都大致差不多,读着读着,忽然一个名字映入眼帘。
“赵山?裨将军?什么时候出现一个这样的人,不过这人只是一个裨将军,三国武将多了去了,我不认识,没入史册的大把。”
看完,杨锡把这条消息也丢在一边,继续看有关北海孔融丢了北海之后的消息。
“蔡伯起也太没什么用了吧,就这样降了?不过也没关系,他降了照样做他的东莱太守,只是交的税收给了不同的人而已。千万不要给我整出什么幺蛾子,不然你们都有麻烦。”
为了小心起见,杨锡还是给董丸和卫瓜去了一封信,命卫瓜调简肆的突击营,驻守东莱港,并着其另分一个步兵营三千人,与简肆一同镇守。至于卫瓜,则继续训练新军,务必保持群岛上一万人的编制,随时可以调用。
如今东莱港五六万人定居,已经比东莱郡任何一个县都繁华,保不准袁谭眼红之下,就领兵来犯。
杨锡可是知道袁绍的这个儿子不怎么靠谱的,本来好好的一个青州,被他拿下之后,搞的民怨沸腾。
不过若是惹到自己头上来,那他麻烦就大了,杨锡不介意把东莱郡自己拿下,开始经营北方。
袁绍还远远没有到达一手遮天的实力。
至十月份,辰河区感恩节,今天全辰河区的人都非常兴奋。
杨锡更甚,因今日武昌县至柴桑县的铁路,终于通车了,全长四百多公里的铁轨路线,施工一年十个月,动用了数万人的工程,终于竣工。
这条铁轨杨锡规划是从武昌往西,再往南经过今咸宁往下,经下雉县西边再入柴桑。
至于不经过辰河城,那就简单了,这中间往辰河城,彩石山和下雉县各开了一条支线,用的双轨,就算日后要走真正的火车,那也是够用的。
杨锡要东西两边共同发展,不得不在西边修一条车轨,如此一来,通过支线,直接可将三个港口的物资运往西边,又可南北互通,这与长江一起,形成了辰河区的大动脉。
至此,武昌、鄂县、下雉、柴桑四县一体化的交通已经完成,这在当时简直就是神迹,四百多公里,也就一天时间即可到达。
感恩节,武柴铁路沿线,站满了人,因为《辰河十日报》早就发表了文章,辰河商会会长杨锡,乘目前最大的一辆铁轨车武昌号,从武昌出发,沿线试车阅民。
早上天蒙蒙亮,武昌港外的武昌车站,围观之人已达四五千人,这些百姓,都是来一睹会长和铁轨车的风采的。
杨锡也来的很早,身后跟着的是护卫团团长田函,以及十几名护卫。
车站旁欢迎的人群呐喊声,将整个武昌港都淹没其中。
杨锡不时与百姓打招呼,然后第一个登上了武昌号铁轨车。
上百个车力踩动这动力装置,列车徐徐启动,通过评选出来的三百名百姓,在车上根本就坐不下来,个个儿激动的向外面的亲人打招呼。
不知谁在外面大喊一声道:“会长!万岁!”
结果百姓们自发的开始喊起来,于是,杨锡作者铁轨车一路向西,沿路都听到震天的“会长万岁”之声。
这山呼万岁之声,可把杨锡弄急了,但又无可奈何。
只怕此事传出去,不知道多少诸侯和世家,要用此大骂杨锡了。
不过还好,自己现在的实力,足以自保。
庞统坐在杨锡旁边座位,见杨锡表情凝重,于是开口道:“校长自不必担心,百姓呼声而已,再者会长清者自清,辰河商会实力通天,就算有人跳出来,会长自能解决。”
杨锡看着庞统道:“士元,如此僭越之事,越晚越好,可知藏锋才能出奇制胜。”
旁边的李听到二人对话,也加入到谈话之中来,聊着聊着,就转移了话题。
在聊天的过程中,杨锡隐隐觉得,辰河商会如今的实力和地盘,也应该要建立一个决策团队了。
此时流行请谋士,每个军阀身边,都带几个出谋划策的,啥都不做,就管出主意。
杨锡觉得军政应该分离,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