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页)
12日起登陆,进攻惠州。中方以余汉谋率第 12集团军作为主力迎抗。然而,节节败阵。10月15日失惠州,19日失增城,21日失广州。至26日失佛山及其南郊,战役结束。又因粤汉铁路是由广州通往武汉,故此,两地同时放弃。
不过,日军由于部队伸展分散,自此无力再行集结西进。史家遂把这以后称作为中日战争「相持阶段」。
同时1938年 11月日本政府调整对华的新关系。提出以「睦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三原则作为方针,展开「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自此在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决在占领区扶植并强化傀儡政权,及加紧对重庆国民党政权的分化。并且在军事上,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以确保已占领区的治安为主。
同月,蒋介石亦提出相应政策,「发动有限度之攻势反击」,但对「敌后方之游击部队,则加强其对敌后方之控制与扰袭」。
无可否认,抗日战争御战初期,是蒋方进行攘外政策最积极也同时是损失最惨重的一年。所有抗日正面战争,主要是国军执行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分工。但也不能说红军没参与。平型关那一役,还有百团大战,都是红军在抗日期间著名的战役。而且打得漂亮。不过,国军的战绩也辉煌,就是更加凄惨壮烈,人数也多,规模较大。这当然也因为国军与红军的比例不同。同时分担的战斗任务不一样。这时,最大的意外竟然是汪精卫自重庆出走。
第3章,第7节:抗战初期,胜少败多
陈天璇《中国历史何其易下编》现代史
第3章,第7节:抗战初期,胜少败多
第3章,第7节:
抗战初期,胜少败多
抗日战争,一般是指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所发生的日军侵华战争,特别是指八年抗战,即是,从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开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因为历时八年,所以如此称谓。不过,亦有一些史家把上限提至「九。一八」事变,因为那是日军侵占中国东北事件开端。然而,因中国政府未起而抗日,所以,一般史家多数弃而不用, 因为据称那是侵华,不是抗日。
史家把以上抗日的前后八年,划分为三个各具特色的阶段。既称:初期、中期、后期;又称:御敌阶段、相持阶段、最后阶段。所谓「御敌阶段」,是芦沟桥的七七事变起,至武汉、广州失守后为止。大概由1937年7月 至1938年10月。在这以后,日军因为发展战线范围太广,兵力过份分散,无法集结进击。于是,开始加强诱降的手段和策略,一方面是意图保持已占城市,另方面是吸纳汉奸以华治华,这遂进入一段较长期的「相持阶段」。其跨度由三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的最初几年;前后六年。至于「最后阶段」是中日双方于结束前在西南地域那段互相攻战,然后,是日本向盟军投降同时亦在中国停战。
现时史家指出,当年蒋介石的御敌策略,有成有败。成,是把日军大规模地诱至华南,使其陷于地窄山多的地盘内,无法运用重型武器,削弱其后深入进攻。所以,他弃平津平原而集军于淞沪之战,逼使日军南下,锁于华中丘陵。败,是对抗战没有作好部署计划。尤其是在淞沪弃守撤退时候,决定流于仓促,大军崩如山倒。继而迁都重庆,南京迅速失陷。守城总司令唐生智本率十五万兵抵敌三天后先跑了,余众十万又打三天,城破之后尽皆殉职。逃离者极少数。又日军进城后展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历时长达两月,死难者三十万。日军可恶!人性可悲!
中国方面整个御敌阶段的过程大致是这样:七七事变发生,平津相继失陷。中日交锋移到淞沪。上海的那场保卫战曾进行三个月,国军还是输了,撤退乱作一团。苏杭接着失守,同日宣布迁都。日军遂沿长江向西进军。之前曾声明可死守六个月的南京守卫战,只曾战斗了六天,于12月13 日失陷。国民政府已于11月21日迁重庆。
1937年国共再携手合作。8 月底双方达成了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开赴华北战场,进行独立的对日游击战。 9月,国民党开大会通过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原则,搁置「安内」,共同「攘外」。全国分为五大战区。基本以国军为负责正面战场,展开御敌抗战,主要阻敌西进。所谓「五大战区」的划分在初期大致由北至南,沿海而下,然后自东移西。第一战区(河北、山东)初由蒋介石担任司令官,继由程潜接任;第二战区(山西、察哈尔、绥远)由阎锡山任司令;第三战区(江苏、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