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道、得道。
“天地之间,犹橐龠乎”。天地是相对我们的直观感觉来说的,天地之间是虚空,老子这里的着重点在其虚空性中。橐龠就是咱们说的风箱,用橐龠表示天地无穷无尽的演化性,也比喻道所处的状态是无尽的虚空状态和真空属性。“真空”不是空无一切,而是真空妙有,所以“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正是老子形容真空妙有的一个绝妙比喻。天地之间虚空无物,道寓其中,犹如风箱。风箱中看上去空无所有,但鼓风不会穷尽(不屈),不会将风排完。不但不会排空排完,反而“动而愈出”,愈排愈多,这真是真空妙有,真空不空的绝妙表达。佛陀对实相本体真空妙有的无穷性常用“摩尼宝珠”的随方放不同光色来比喻。我们绕摩尼珠转动,摩尼珠就会随我们方位不同而变现出不同的色光。当我们转动的速度愈快,色光的变现就愈频繁(动而愈出)。但色光的产生绝不穷尽(不屈),而摩尼珠不因发光而有丝毫的减损。我们都可以用一个水晶球表面现象的直观感受来体会这种证悟的表达。把水晶球看作是真空实相本体,同样球体随着我们观察的方向不同,现出不同的影像,它也具有“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属性。形象巧妙的比喻来自真实深刻的体悟和体证,老子用“橐龠 ”作喻,佛陀用“摩尼珠”比喻,从这两个唯妙唯肖的比喻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大智慧的殊途同归性,也能感受到老子、佛陀“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的实证性,更能感受到道体(实相本体)的真实存在。
虽然道无形无象,但它可以产生出无穷无尽的事物来。虽然有无穷的演化性,但它的状态和属性却和风箱的鼓风一样,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真如不守自性,遇缘则变。从修道的角度看,“动而愈出”的“动”,实际上是人的识念。有什么样的极性识念,就产生出什么样的极性事物;有什么样的妄念,就孕育出什么样的状态。人的本性就是道的非极性属性在人体上的体现;人的本能是极性识念对本性扭曲的表达。就像水,你要把它装成圆的就是圆的,你要把它装成方的就是方的,你要叫它波浪起伏就波浪起伏。所以随不同的“动”产生不同的“出”。“动”,从唯识讲,“动”是指我们的妄念或识念。你有什么样的妄念(因),真如不守自性,就给你产生出相对应的变现来(果)。佛陀称之为:“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所以,佛家常讲十法界唯心所造,循业发现。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本意是描述道的状态和属性,用来说明道的真实存在性,这种存在并非是虚无缥缈的理念,而是有无穷演化能力的本体存在性。它是信息的状态,而不是能量和物质的状态。信息的状态就犹如老子比喻的“橐龠”;释迦牟尼佛比喻的“摩尼宝珠”,摩尼宝珠显现着“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的真空妙有属性。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里的多言是指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犹如橐龠的道,以及体现道属性的天地功能。语言是我们意识(第六识)演化出来的一种极性观念的交流方式,它只能交流表达极性事物的属性,它无法表达道的非极性属性。老子前边用“橐龠 ”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来形象化地表达道的状态和属性,但老子知道用这种形象化的表达,不管你说多少都不能和道的存在相契,都不能圆满的表达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非极性的道用语言和心思都不能“触碰”它,因为“说是一物即不中”,起念即乖。“数”是很快的意思。“穷”是穷困,穷尽,在这里是指语言无法表达之意。“多言数穷”,是指完全用语言、文字来认识道,此路不通。对道形象描述得过多(多言),说明自己并不领悟道,并不认识天地的妙用。甚至是愈说愈糟,这就是“数穷”。道是大智慧者通过体证体悟的认识通道所领会的,所认识的,而不能靠语言文字来“授与”。这正是庄子讲的“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不如守中”,这句话的中心意思是少说多修证。只有通过自己的证悟、体察才能真正认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道。具体地如何操作呢?老子教给我们的方法是要“守中”。“中”的含义非常广,“守中”首先是指内求(体证)而不外求(语言文字的传授)。另外,只有“中”了才符合非极性道的状态和属性。我们的语言思维都是极性的,凡极性的事物都偏离了“中”,所以语言思维不能究竟表达非极性的道,更不能契入非极性的道。故“守中”就是由极性进入非极性的修证过程和方法,也是由极性识念转为非极性“般若”智慧的过程和方法。所以“守中”就带有要证道、悟道、体道、得道之意。“不如守中”,就是说言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