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页)
脚发抖还强作镇定地对他破口大骂,云天坐在旁边挖著耳朵道:“二位大人省省力气吧,现在水资源稀缺得很,你们喊破喉咙也没有可以润嗓的东西。”
云天易容成了一个小厮,他们自然不知道他就是宁王妃,纷纷向云天吐口水:“你算个什麽东西,竟敢对本将指手画脚!赵海倾你这叛贼,陛下定会诛你九族,让你全家都不得好死!”
云天笑道:“你们都是文明人,怎麽能随地大小便?还有,宁王可是你们老大的亲哥哥,他要诛九族,岂不是把他自己也诛掉了?”
“赵海倾!你夫人现在在陛下手里,你敢这麽对我们,就不怕陛下杀了宁王妃?!”
赵海倾浑不在意地保持著看兵书的动作,云天又是一阵好笑,“二位真是贵人多忘事,布泽日那天还笑得跟朵花儿似地向我敬酒,现在却认不出我来了,莫非是老年痴呆?”
他们面面相觑,这才猛然发觉这少年的声音有些耳熟。
“不、不可能……你怎会是……宁王妃明明就……”
“有眼无珠,孺子不可教也。”云天失望地拂袖而去。
次日,赵海倾和大离王努依尔率领著神策军以及一支剽悍骑兵浩浩荡荡地启程,两面军旗在上空猎猎飞舞,军号奏响,战歌震天,恢弘的气势燃烧著每一个士兵的热血。
赵轩煜草菅人命、强迫兄长娶男人为妻,甚至霸占皇嫂的罪行早就在军中流传开来,更别提他对周边国家赶尽杀绝的做法早已激起民愤,因此这回赵海倾率兵讨伐龙腾皇帝,竟得到了多方支持。
云天为了取得其他国家的信任,为赵海倾写了许多建议,包括通商、通婚,减少岁贡,为那些较为贫穷的地方输送一些人才等等,其中几条非常实用的已被赵海倾欣然采纳,云天为此又受了一顿“大力表扬”,当然这表扬的内容有些放浪形骸,略去不提。
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夺位之战历时三个月,先帝赵轩煜由於民心所失,加上战略上的失误,最终败於骁骑将军剑下。
自此後国家易主,宁王赵海倾登上帝位,於春末举行了登基大典。
刚开始自然有一大堆事情需要他去整顿,朝中官员大换血,年轻人们代替了部分守旧古板的老臣,龙腾朝堂一时间兴起一股新风。虽然年轻派和老爷子派之间总有矛盾,但年轻派胜在敢於创新,有股闯劲儿,老年派经验丰富,处事更加稳重些。每到这时云天和赵海倾总要绞尽脑汁地从中调节,尽力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等到一切初步迈上正轨,又是一个月後了。
这天赵海倾下朝归来,正在御书房批改奏折时,忽然看到一个很让他头疼的折子。
事实上这件事之前就已被反复提起过,只是当时情形还有些混乱,他便将此事暂时搁下了。
如今他已经没有了拖延的理由,只得认真地拿起这折子思索起来。
奏折上说,中宫不可无主,皇上该立後了。
赵海倾除了云天之外再没有别的夫人,可他们没一个人推荐云天做皇後。
──这也是自然,二人之前所以会成亲是因为赵轩煜一声令下,现在压在头顶的大山已经不见了,赵海倾自然可以迎娶心仪的女子了。虽说新官员中有一部分思想先进的人,但是让一个男人做皇後,怎麽想都太过惊世骇俗了些。再加上赵海倾之前给云天递休书的事不知怎麽传了出去,於是便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坚持称二人如今已经没有关系了,皇上应该从大臣之女中选一位品貌兼备的女子做皇後,早日诞下嫡子,尽快培养储君,才好立万世之表。
而当初的宁王妃云天,却没有一个人记得他的功劳。当然,也不会有人将他和皇後之位联系在一起。
云天如今在宫里的地位不可谓不尴尬,赵海倾登基後一直没有给他封号。其实赵海倾原本是想让云天做皇後的,可国家才刚刚稳固,他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立一个男人为後,然而不立云天的话,他又没有别的人选。
云天仍旧住在曾经的宁王府。赵海倾忙於国事,两人已经三天没有见面。云天虽然替他感到高兴,但心里却也不是没有失落。
闫四、宋副总管还有账房先生都进宫了,如今都有了官职在身,灵坤子承父业、做了一名实习小御厨,每天跟各种吃的打交道。明书和慧玉每日看著皇宫的方向,也在期待赵海倾什麽时候会把云天接进宫里。
久而久之,心思聪敏的明书似乎发现了什麽,便告诉慧玉以後不要在云天公子面前提起进宫的事。
如今他也不是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