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3/4 页)
但是丧母之女,还是天生聋哑之人,可却被你横空插了一脚,让秦李两家的亲事泡汤了。”
“这是谁说的,我找他理论!”罗绍气得不成,说他也就罢了,这可事关惜惜的名声。
“都在说,六部里传遍了,你这个时候一定要稍安勿躁,千万不要义气用事。”肖郎中已经后悔了,早知罗绍一点就着,他就应该到杨树胡同再说,也免得罗绍在衙门里发脾气。
罗绍静了静,忽然明白霍英急着找他是什么事了。
去年,他得知女儿不想嫁到霍家之后,便委婉地告诉郭老夫人,白云观的道姑给罗锦言看过命格,说了几个与她不合的属相。
霍星正好在那几个属相之中。
霍家便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来。
无论是霍英还是郭老夫人,都是经风雨见过世面的,自是不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如今传出他在秦李两家亲事中截煳的事,霍家心里肯定不舒服。
而且,霍英对待李文忠,虽然不像庄渊、韩前楚那样激烈,但也是有矛盾的。在现在这个阶段,霍英是不想让自己的门生与李文忠有冲突的。
罗绍倒吸一口冷气,让自己渐渐平静下来,坐了轿子去了帽沿胡同。
霍英果然很不高兴,开门见山便质问他是怎么回事。
罗绍自己也是一头雾水,他根本不知道这是由何而来。
他便把曾给秦珏指导功课,秦家请了凤阳先生上门提亲的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学生从未听说李阁老想和秦家结亲之事,再说,这种事不是都应是男方上门提亲的吗?难道李阁老反其道而为之,由女方到秦家去提亲了?而秦家没有答应,反而请了凤阳先生来我家提亲?”
是啊,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又怎有截煳一说?
见霍英沉吟,罗绍又是眼前一亮,道:“如果李阁老没有到秦家提亲,那一定就是李家小姐对秦玉章心生爱慕,而秦玉章又是正人君子,没有答应她,反而听从父母之命,和我们家定亲。”
霍英这才抬起头来,瞪着罗绍:“李家向秦家提亲?李小姐不守闺训?沛然,你这都是从哪里学来的歪理?”
虽是歪理,但却很有道理。
霍英这样一说,罗绍也有点奇怪,是啊,他什么时候不但思路宽阔,而且剑走偏锋了?
但他原本心中的怒气却彻底没了,世人也不是傻子,这件事既是谣言,那么谣言都是越传越离谱的,李文忠的孙女还没有说亲,自是要出面澄清,可这一澄清,李家到秦家提亲的事虽然变成子虚乌有,可李小姐爱慕秦珏的事却成了板上钉钉。
秦珏是男子啊,别人顶多说一句“人不风|流枉少年”,可李小姐却是闺誉受损了。
因此,现在应该着急上火的人不是他,而是李文忠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一七章 官为媒
罗绍从帽沿胡同出来时,正好遇到风尘仆仆的霍星。
霍星刚刚从庄子里回来,他从骡车里走出来时,就看到罗绍正要上轿子。
“恩师,学生给您拜个晚年。”
霍星快步走过来,提了袍子便要跪下去,寒冬腊月,又是在大门外面,罗绍忙让远山去扶,可还是晚了一步,霍星就在青石板地上跪下磕了头。
罗绍没想到霍星会突然回来,身上也没有带封红,他素来洒脱,对远山道:“回去以后,你把我在博古斋选的那枚马上封侯的玉佩送过来。”
远山笑着应是,伸手搀了霍星起来,罗绍问霍星:“你怎么回来了?郭老夫人她们呢?”
霍星眼神中莫名的迟疑,嘴上却道:“有几本书忘记带了。。。。。。”
罗绍没有多问,让他快些进去拜见祖父,便转身上轿离开了帽沿胡同。
阿星不是个会说谎的孩子啊。
罗绍轻叹,真若是有书忘记带了,打发个小厮来取就是了,哪用不远百里亲自回来呢?
十有八、九是听说了秦罗两家的亲事。
郭老夫人虽然在庄子里,但以她的身份地位,初五之后,京城里官宦人家的女眷去给她请安的应该不少,秦罗两家定亲的事,想来已经都知道了。
罗绍想起霍星方才欲言有止的样子,有些遗憾。人生在世,果然不能事事如意。
霍星为人端方正直,但却过于古板内敛。
罗绍没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