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页)
“微臣谢主隆恩。”这回宋应星没推辞,这给房给钱都不犯忌,而且自己也真的缺钱,在京城这地方,私人会所太多了,谁还不想着交个朋友什么的,这都是高消费,本来就是外地的一个举人出身,虽然谈不到什么巴结权贵,但正常的交际、人情往来还是需要的,三十多岁的人了,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倒真应了百无一如是书生,至今还没给家里创收过呢。家里虽有些薄田,但已经快到了入不敷出的阶段了,这年头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啊。
“其实还有一件大事也是爱卿来做最有合适,只是研究起来很费周折,没有这事的迫切性更重而已,让朕空有为民造福的想法但因身边没有人才,所以只能等了,一想起朕虽有上亿的子民,但可用之人却聊胜于无,朕真是感到有心无力啊。”把宋应星扶了起来,唉,人才怎么就这么少呢?
“请问皇上还有什么事如此的忧心?”
“庄稼所需的肥料,虽然这时候不想告诉爱卿以至于分心研究。但朕一个也想不透,需要找个人分享一下。朕想,其实庄稼的长势收成,是有迹可寻的,而不是单纯的靠天看收成。”
“皇上此言何意?”
“田地为什么有良田之分?那是因为田地里所含的物质有所区别,对吗?”
“皇上所言极是,良田比起一般的田地来的确好打理,而且收成还高,但这个物质不同,微臣想就是肥料之类的吧。”
“嗯,其实庄稼所需的除了水之外,还有三种肥料,朕把它们叫做氮、磷、钾,主要促进植物叶片、果实、茎杆的发育。这三种东西都在土里,只要研究出这三种东西,给庄稼施上此三种肥,那亩产怎么说也是五石以上。”这些常识性的东西说是好说,但找却太难了。
“皇上,这怎么可能呢?要知道江南最好的水田,也就是二石多一些而已。”宋应星当然不敢相信,皇上说的氮磷钾,他连听都没听过。
“朕这是比较保守的估计,还有可能更高。爱卿也知道江南比北方的庄稼收成高一些,但爱卿有没有考虑一下原因?”一石是一百八十八斤,朱由校说是五石也就是不到一千斤,这亩产量并没有多夸张。
“水士、气候都不同的原因。”
“爱卿也知道是水土的区别,对了,北方的田里有一些就是缺少这样肥料的原因所致,现在就需要找出来具体是氮、磷、钾这三对庄稼生长结果有利的东西来,但手头却没有这样的人才去研究。”
“皇上此事又是从何而知?”宋应星虽然比较信服皇上,但这个说法还逆天了些,而且一点痕迹都没有。
“爱卿先不要管朕从何而知,只要知道朕的推断是正确的就行了。”这问题还真不好解释,凭空想象哪里能如此的确信,只能再次做这不是解释的解释了。
“微臣倒是可以向圣上推举一人,涂绍煃,万历四十三年中举,万历四十七年会试二甲,现担任江西新建布政,此人对农业有相当的见识,不知道能不能给圣上解忧。”宋应星兄弟和涂绍煃是一起中举的,两家一直就是通家之好,和涂绍煃也有着很深的交情,不过涂绍煃四年后考中了进士,而他兄弟二人却连考三次均名落孙山,但交情依旧,没有因地位的不同而有任何的冷淡。如今有机会,宋应星当然本着举贤不避亲、兴亲不避贤的原则推荐一下了。
“爱卿如此说,那朕就宣他进京来试试。”朱由校一听宋应星推荐的,当然很愿意接受,老话说的好‘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人以群分物以类聚,龙找龙、虾找虾、癞蛤蟆找的是青蛙,科学家介绍的人错不了。“刘掌印,传旨召涂绍煃进京见驾。”
“谢圣上信任。”宋应星没想到,自己推荐个人就这么容易得到了皇上的召见,也为涂绍煃这个小老弟感到高兴。
“宋爱卿本着一颗公心为朕推荐人才,朕很是欣慰,朕当然知道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的道理,朕相信爱卿的眼光。”
“圣上夸奖了,”
“皇上,卢象升现在还在京城,马上就要去大明府上任了,皇上见吗?”这时魏忠贤进来回报说。
朱由校一听马上来劲了,“那让他进宫见驾。”这可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自己知道可以信任的忠臣太少了,现在还直接到了大名府,这可是个好地方,邯郸,燕赵古都,历史名城,煤炭、铁矿、石英矿等都有,陆路、水路的交通更是发达,而且还是个战略要冲。这个地方抓手里绝对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且和青州府连成一片,那经济、政治、军事等效果可不是一般的大。
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