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勾践事吴(第4/6 页)
来,夫差听说后,立即命令他沐浴,改换官服,勾践再三推辞,才奉命行事,换好衣服进宫拜见,再次叩拜稽首,夫差慌忙扶起他,立即下令说:“越王是仁德之人,怎么可以长久地侮辱他呢?我将免除他的囚禁劳役,赦免他的罪过,送他回国,今天为越王设北面的座位,群臣用宾客之礼对待他。” 于是作揖让勾践坐到客位上,众大夫都在旁边依次就座。
伍子胥见吴王忘记仇恨,对待敌人如此优厚,心中不满,不肯入座,拂袖而去,伯嚭进言说:“大王以仁者之心,赦免仁者的过错,我听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今天的宴会,仁者应该留下,不仁者应该离开。相国是刚勇之人,他不坐,大概是自惭形秽吧?” 夫差笑着说:“太宰的话很对!”
酒过三巡,范蠡和越王一起起身敬酒,为吴王祝寿,口中致祝辞说:
皇王在上,恩播阳春,
其仁莫比,其德日新。
於乎休哉,传德无极,
延寿万岁,长保吴国。
四海咸承,诸侯宾服,
觞酒既升,永受万福。
吴王非常高兴,这一天尽情畅饮才散席,命令王孙雄送勾践到客馆,“三天之内,我就送你回国。”
到了第二天早上,伍子胥进宫拜见吴王说:“昨天大王用宾客之礼对待仇人,到底是为什么呢?勾践内心怀着虎狼之心,外表却装作温顺恭敬,大王喜欢他一时的阿谀奉承,不考虑日后的祸患,抛弃忠诚正直的人而听信谗言,沉溺于小仁小义而养大仇敌。就像把羽毛放在炉炭之上,却侥幸它不被烧焦;把鸡蛋投到千钧重物之下,却期望它完好无损,这怎么可能呢?”
吴王生气地说:“我生病卧床三个月,相国没有一句好言安慰我,这是相国的不忠;没有送一件好东西给我,这是相国的不仁。为人臣子不仁不忠,要他有什么用?越王抛弃他的国家,千里迢迢来归顺我,献上他的财物,自己成为奴婢,这是他的忠诚;我生病时,他亲自尝我的粪便,毫无怨恨之心,这是他的仁义。我如果顺从相国的私心,诛杀这个善良的人,上天一定不会保佑我!”
伍子胥说:“大王的话怎么如此颠倒呢?那老虎压低身姿,是将要发起攻击;狸猫蜷缩身体,是将要有所获取。越王到吴国做臣子,心中满是怨恨,大王您怎么会知道呢?他尝大王的粪便,实际上是想吞噬大王的心。大王如果不察觉,中了他的奸计,吴国必定会被他擒获!”
吴王说:“相国不要再说了,我的主意已定!”
伍子胥知道无法劝谏,于是郁郁寡欢地退下了。
到了第三天,吴王又命令在蛇门之外摆酒,亲自送越王出城,群臣都捧着酒杯为越王饯行,只有伍子胥没有来。夫差对勾践说:“我赦免你回国,你应当感念吴国的恩情,不要记恨吴国。”
勾践叩头说:“大王怜悯我孤苦穷困,使我能够活着回到故国,我定会世世代代竭力报效,苍天在上,可鉴我心,如果我辜负吴国,上天不会保佑!” 夫差说:“君子一言为定,你这就出发吧,努力,努力!” 勾践再次叩拜跪伏,泪流满面,有依依不舍的样子,夫差亲自扶勾践上车,范蠡驾车,夫人也再次叩拜谢恩,一同上车,向南而去。这是周敬王二十九年的事。史臣有诗说:
越王已作釜中鱼,岂料残生出会稽。
可笑夫差无远虑,放开罗网纵鲸鲵。
勾践回到浙江边上,望见隔江的山川重新秀丽起来,天地再次清朗,于是感叹道:“我原本以为会永远告别百姓,把尸骨留在异国他乡,哪里想到还能返回国家继续祭祀宗庙呢?” 说完,与夫人相对而泣,左右的人都感动得流下眼泪。文种早就知道越王即将归来,率领守卫国家的群臣和城中百姓,在浙江边拜迎,欢呼声震天动地。
勾践让范蠡占卜回国的日期,范蠡屈指一算说:“奇怪啊,大王选择的日期,没有比明天更好的了,大王应该赶快回去以顺应天意。” 于是策马驱车,连夜赶回都城,祭告宗庙,上朝理事,这些就不一一细说了。
勾践心中念念不忘会稽之耻,想要在会稽建造城池,把都城迁到那里,以此来自我警醒,于是把这件事专门托付给范蠡。
范蠡于是观测天象,考察地理,规划建造新城,把会稽山环抱在城内。在西北方向的卧龙山建造飞翼楼,象征天门;在东南方向设置漏石窦,象征地户。外城的周围,只在西北方向空缺,对外宣称 “已经臣服于吴国,不敢阻塞进贡的道路”,实际上是暗中图谋进攻吴国的便利。城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