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页)
把想法上奏清廷,文宗下诏,命令官文、曾国藩和胡林翼深思熟虑,谋划周全,谋定而后动。
曾国藩复奏说,他来到了武昌,与总督官文会晤面商。根据前方情报,湖南的太平军主力全部进入广西,前锋已经到达义宁,距离贵州边界很近了,有可能从龙胜和怀远一带进入贵州,以执行进入四川的计划。不过,计算一下里程,太平军离四川还有三千多里。广西和贵州两省都是崇山峻岭,太平军人多粮少,很难迅速抵达四川境内。
又根据安徽北部的情报,太平军和捻军的势力日益蔓延,向南援助金陵和芜湖的太平军,向北袭击山东与河北。如果朝廷不从湖北派兵增援安徽,就无法牵制造反军队的势力。官文和胡林翼打算将增援湖南的骑兵和步兵全部调回,分路进发,合力收复安徽。他本人也应该回师增援安徽,自当一路。
文宗同意了曾国藩的提议,改令萧启江率领四千人从常德进入四川,协助攻击蓝李起义军。
曾贞幹于9月回湖南招募勇丁,自成一军,驻军黄州的巴河。曾国荃把去年刚入伍的湘潭人黄润昌派给他,为他办理营务。
曾国藩定下了援助安徽的方针。他与胡林翼在10月份开始谋划攻打安庆,而没有按照袁甲三的提议立即挥师北上。
接着,文宗下诏,命令曾国藩筹论全局。
曾国藩上奏,对反抗清廷的造反武装做了一番分析,对清廷如何镇压各种起义军提出了建议。他说,窃取国号的贼寇与流寇不同。如今洪秀全盘踞金陵,陈玉成盘踞安庆,私立年号,伪称公侯王爷,就是窃取国号的贼寇。石达开从浙江前往福建,然后又到江西、湖南、广西和贵州,属于流寇一类。龚、张各路捻军时分时合,聚散不定,也是流寇。朝廷的军队对于流寇,应当预防,等待他们到来,坚守城池,以挫败他们的锐气。对于窃取国号的贼寇,则应该剪除枝叶,向他们必救之地进攻。
洪秀全和杨秀清起事以后,很久以来意志已经衰弱,只靠着陈玉成在江北往来奔波,联合各路捻军,所以安徽北部广泛遭到他们的攻击袭扰,而江南的贼寇粮食供应才不至于断绝。
曾国藩说,他认为要歼灭各路起义军,必须先把金陵攻下,而要攻取金陵,又必须在滁州与和州屯驻军队。要攻取滁州与和州,必须先围安庆。如果清军能够包围安庆,攻占庐州和周围的县城,使太平军不得不处处防备,兵力分散,他们又怎么敢于向北进攻?他们不但不敢向北进军,也不敢东顾江浦与六合,因为窃取国号的贼寇必然会拼死保护他们的根本所在。
曾国藩强调,中原腹地,安徽是最重要的省份。而生民的苦难,莫过于安徽的百姓。他虽然不敢断定石达开没有进入四川的可能,但就大局来权衡轻重缓急,他应该率领部队返回,增援安徽,以迅速缓解民众的危困。
曾国藩说,详细考察进入安徽的形势,应该兵分四路。在南边,循长江而下,一路从宿松和石牌攻打安庆,另一路从太湖和潜山攻取桐城。在北边,要循山而进,一路从英山和霍山攻取舒城,另一路从商城和六安攻取庐州。南路的部队驻扎在石牌,就可以与黄石矶的杨载福水师连成一气。北路的部队到达六安,则可与寿州翁同书的部队连成一气。
1859年,咸丰九年(12)
文宗对曾国藩的分析深以为然。
分派兵力时,决定由曾国藩率领第一路,由多隆阿和鲍超率领第二路,由胡林翼率领第三路,由李续宜率领第四路。
谋士说,湖北巡抚应当坐镇黄州,不宜出省。胡林翼说:“我未能为母亲丁忧而复出,如果不奔赴前敌作战,那就出而无名了。”
174
增援贵州的湘军于10月份攻破风崖等五座军营,进攻镇远。苗民起义军听说湘军到来,立刻弃营逃走。湘军收复空城,城内的蓬蒿比人还高。湘军又分兵进军黎平,侦察到石达开的行踪,便在该处设防,任命田兴恕为特将。
曾国荃率领吉字营于11月份到达湖北巴河。胡林翼将大营移到英山。
湘军部队刚刚集结,大举进攻太湖。陈玉成率领几十万人赶来迎战,多隆阿和鲍超等人率部拼死抵抗。太平军越来越多,将鲍超的军营层层包围,连信都送不出来。
胡林翼调来金国琛和余际昌的八千兵力,从松子关悄悄越过英山,攻占潜山的天堂镇,横向出兵,冒着大雪,凭高筑垒,逼近太平军列阵。
太平军见湘军援兵突然出现,大为紧张。
胡林翼上奏,请派曾国藩湘军驻扎宿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