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页)
亮也走上这条路。
在经过平衡后,诸葛亮让洛阳银庄跟进支付利息,而刘协则突然调整利息率,增加存储方式,凡存储时间超过五年的,利息率调整为千分之五,存储时间超过三年的,利息率调整为千分之三。
被迫第一次跟进之后,诸葛亮只能第二次跟进,在短短三个月内,刘协六次加息,大量北方黄金硬通货流入南方,几次派人协商无果之后,诸葛亮亲自远赴襄阳,面见刘协。
第八卷 南北风云 第四章 孔明赴会
如果说在整个北方朝廷中,有一个人能够理解南方楚地新政,那这个人就肯定是诸葛亮。
从最初的抵触和反感,到为了维持北方经济,四处收集南方楚地新政的资料,变得逐步了解楚地新政,最终为了对抗南方经济的侵蚀,而学习、采纳楚地新政,诸葛亮的道路走的并不容易。
毫无疑问,这个世界上,最难说服的人就是你自己。
为了北方朝廷的延续,诸葛亮被迫选择深入到楚地新政的风暴中心——襄阳城。
在前往襄阳的路上,诸葛亮忍不住将刘协和刘备进行了一次次的比较,不得不承认,比自己还小几岁的刘协在才华上远远超过刘备。
在军事上,无论是“夺人不夺地”的策略,还是多兵种平衡、交叉式作战和骑军游弋式作战相结合的策略;无论是发展精兵和驻防军的策略,还是控制将军领军数量不过五万的政策上,刘协都表现出了卓越的帝王战略家般的意识,坐镇襄阳、颍川,却能将战局控制在股掌之间,又能平衡各派将领。
在内政上,从《襄阳治略》到《楚王治略》,从《国商策》到《五湖策》,从襄阳新政到楚地新政,刘协展现了大汉开国以来最神奇的治理策略,将曾经贫瘠的南方治理成天下财富之地,刘协确实是罕见的天才。
必须承认,楚王天生就具有成为帝王的资本,怪就怪他晚生了两年,必须在长子面前将皇位拱手相让。
刘备在军事上的才能也许还有些长处可以和刘协相提,但在内政之上,实在是差太远了,自己在没有出仕之前,总觉得在行军指挥上,贾诩还可能胜过自己一些,但治理国家则天下无人可比。
错了,确实错了,诸葛亮淡淡的告诉自己。
如果自己胜过刘协,今天又何必前往襄阳求和呢?
经过南阳宛城的时候,诸葛亮抬头看看城郭,高达五丈的挺直城墙上,整齐站着一排英姿雄武、目光凌厉的军士,沙青色的城砖坚硬无比,道路两旁的士兵装甲精良,便是北方朝廷的牙门将也穿不上这样的甲胃。
曾经想与刘协对战沙场,试图利用军事力量扭转经济力量不足的诸葛亮第一次感到恐惧,他突然明白为何洛阳派的贾诩等人为何坚决不与南方开战的原因。
南方之强真的到了如此地步了吗?那为什么刘协不挥师北上,一定有原因!
诸葛亮暗暗下决心,此次南行之时,一定要找出刘协不北上的原因,或许这就是南方的一个破绽。
在诸葛亮约见在襄阳之时,刘协终于感到了一阵松弛,暂时代替张昭接管政务和诸葛亮斗了大半年,终于逼迫他南下求和了。
为了集中精力和诸葛亮在经济战争中厮杀,刘协连去年胡昭进入襄阳后举行的鉴文会都没有参加,本该在会中提出儒、法、道三家平衡共治的事情也没有去落实,只是让胡昭以个人的意思稍微对各界名士做个提示,看看众人的反应。
其实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即使胡昭不说,刘协也能够猜到,天下尊儒这么久,想要提出一点点异议确实很困难,但由于主要的反对者都是些老学士,主导楚地朝政经济的中青年主流学士却没有明确表示反对,刘协便鼓励胡昭继续和群儒们探讨可行性。
为了弥补去年的遗憾,同时也算是迎接诸葛亮,刘协再次召开鉴文会,为了给三家共治的思想提供一个舞台,刘协这一次增设了百家讲坛,希望能够引起一些激烈的冲突,好为自己以后的决策留一些判断依据。
在首期百家讲坛的登坛名录上,刘协写下司马徵、黄承彦、庞德公、荀彧、张昭、胡昭、皇甫嵩、徐庶、张机、管宁、邴原、张鲁、刘巴、糜竺、伊籍、杨修、白翳、马钧、蔡邑、钟繇等六十三人,涉及各行各学科,最后想了片刻,又补添上楚王刘协、楚王妃蔡琰两个名单,此后由于华佗突然到访,在张机之后又增加了华佗,总计六十六位代表荆州诸家诸艺、文化科技的精英第一次完全汇集在荆州襄阳。
压轴的戏由号称楚地第一才女的蔡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