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诸位一定也饿了,开始传午膳吧!”
流零被倾云叫到身边,紧紧地追随的还有几道炽热的目光,在他身上久久徘徊不去,让流零倍感压力。特别是司康和朴敏书,那种仿佛被剖析、被分解、被剥光的感觉,还真是挺恐怖的!
午宴开始,君与臣一同安静地享用美食。那些侍臣包括流零也都被皇帝赐座用餐。这时皇帝不说话,也没人敢随便开口。
吃到一半时,突然有人“哎呀”一声,从口中吐出一颗金色的豆子。那人瞢了,怎么宫中的御膳会吃出这种东西,这可是要杀头的大罪啊!再定睛一看,发现这颗金豆上刻了个“民”字,那人明白了,猜测这恐怕又是皇帝对仕子殿生的一次考验了。
接着,连续有人吃出金豆子,而且每个人豆子上的字都不一样,有“君”、“军”、“社稷”、“农”、“城”等等,一看即知,这是有关时政方面的论题,和刚才偏娱乐性的游戏完全不同,这次才是对才学见识的真正考究。
“相信已有不少人发现了饭菜中的金豆,那是朕特意命人放进去的,一共三十颗。吃到的人是否看到金豆上写的字了?”皇帝突然开口道,“那就是诸位饭后的论题。”
流零翻着白眼,一顿饭也让人吃得不安心,这个皇帝老爷还真是会折腾人。
倾云也吃出了一颗金豆,刻的是个“水”字。君熙的是“政”字。司康和瑞风似乎也“中奖”了,只是相对而坐,流零不知道他们抽到的是什么题目。
巧合吗?居然四个王爷都拿到了金豆。
哎?流零不幸地发现自己嘴里也有一颗,用舌头卷了卷,干脆吞了下去,当作什么也没发生。反正金豆只有三十颗,还有大半人吃不到,谁知道他的饭菜里有?嘿嘿!他今天已经出尽“风头”,再惹麻烦可就真的要被倾云生吞活剥了,还是保持低调吧!
28宫宴(四)
饭后,皇帝要求拿到金豆的人主动上前发表看法,时限在半柱香以内。同时他还叫了几个侍臣把此次策论的内容都记下来。
抽中题目的殿生和仕子纷纷上前答题,接连下来,倒是出现了几个十分出众的人物。
比如首先出列的向扬,本届国试第一名,二十七八,才华横溢,胆识过人。他以“君权”为主题,从容不迫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君权一直以来是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向扬没有针对本朝的君权制度大加评说,而是巧妙地借前朝过分加强中央集权而造成的衰败,隐射当朝某些权利分配的不合理性。
尽管如此,这种言论还是很大胆的,至少皇帝就听得颇不舒服,其他人也议论纷纷。倒是流零很欣赏向扬,他还觉得向扬说得太婉转了。在这样一个专政社会里,皇帝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把国家的职能集为一身,他是军事也是精神的领袖,是行为的楷模和正义的主宰。皇帝专权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分散,致使治国变成了治官,治官变成了集权,而集权则又导致了冗官冗吏,腐败丛生,国亦难治。(幸亏不是由流零来讲,否则必吓死一帮子人)
“此人的胆量倒是个挺大!”君熙微微笑道。
“这种见解精辟、眼光犀利又懂得婉言进谏的人,才是朝廷需要的。”倾云回道。
接下来的国试第二名翟之杉,表现也非常突出。他的年纪比向扬略大,看起来是个稳重严谨的人。他拿着刻有“农业”二字的金豆,毫无赘言,直接就总结了几条有关齐国农业发展的措施: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等等,皆是可以促进农业发展的良策。
翟之杉的发言让皇帝眉头舒展,听得连连点头。四位王爷也颇为受教。
之后还有第五名方紫修,第七名程渊以及第十三名夏随等分别对外交、城防、百姓等阐述的观点,颇有见地,受到一直肯定。
殿生普遍表现良好,反观仕子就差劲很多了。除了朴敏书还有点内容之外,其他的都不值一提。
不久,四个王爷也纷纷出列。
君熙的“政”涵盖的范围很大,他就齐国的选官制度简述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他说道“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皆昌”,“失贤者亡”之说,选官考试的内容应该不拘一格,选士的标准重在明理切事,经世致用。不能禁锢学士的思想。这一点得到了在场所有殿生的认同,他们对君熙的好感顿生。
反观司康,他抽中的是“刑”,一个不受欢迎的论题。但他丝毫不在意,条理分明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刑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