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2/4 页)
有做什么调整,直接就派出了两个大队的兵力,排成最擅长的浪式队形,在炮兵火力的掩护下,向陶家坝的128师阵地展开猛烈进攻。
“小鬼子胃口还不小,想要一口吃掉老子的部队,门都没有。传令下去,全体部队依托阵地,坚决阻击小鬼子。没有得到老子的命令,一个人都不许后退,违令者就地处决。”王劲哉的脸上爆出了青筋。
在日军的疯狂进攻面前,128师官兵死战不退,利用壕沟,暗堡,碉堡对日军进行了拼死的战斗。
双方各数千人的部队在陶家坝阵地上展开了反复的拉锯作战。为了每一条壕沟,每一个暗堡,每一座碉堡,双方经常要反复的投入兵力,反复地进行争夺。常常是这支部队刚刚占领阵地,就被拥上来的对手一个反击就打退了下去,然后再组织起反击,再次夺回阵地,如此往复。
“师座,鬼子的进攻实在是太猛烈了,简直就是不要命。我们的伤亡太大了,是不是能先让部队退下来?”参谋长小心的试探着王劲哉的态度。
“这是什么话?老子和日本人打仗,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撤退。叫下面的部队坚决顶住,只要还有一个活人,就坚决不能丢掉阵地。”王劲哉这个时候也是表现出了冷娃本色。
大凡陕西人,有一个共同的称谓,这就是“陕西冷娃”。“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冷娃排两行”这是外省人对陕西人的总体评价。这个“冷娃”的“冷”字,形象而不失幽默的抓住了三秦男儿的群体性格特点。生冷倔蹭是“冷娃”。
对于陕西“冷娃”的“冷”字,有不少人想当然的认为“冷”就是“愣”的意思,可以说错了。在关中方言里,“愣”的读音及含义与普通话中这个词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有呆、痴、缺心眼等含义。而在关中方言中,“冷娃”的“冷”字,细究起来,大概是从“冷热”的“冷”引申的,其含义可以说比较丰富。说话办事不善察言观色直来直去出人意外的冷不丁,是这种“冷”;外表冷峻,庄敬实诚、寡言少语,刚板硬正,宁折不弯,是这种“冷”;认死理,一根筋,拼命硬干,八头牛也拉不回,倔犟劲上来敢把天戳个窟窿的,也是这种“冷”。一般来讲,称一个人为“冷娃”,其感情色彩特别强烈,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褒义,有惊叹、欣赏、赞许的含义,很少有些许贬责的意思。
生冷不是广东人热爱的“生猛”,生冷是一种内敛的生活态度。陕西人的“生冷”,具有两面性。要了解另一面,足球是绝佳的媒介。2000年前后的全国甲A联赛,最火爆的主场无疑在西安,场场爆满的球迷往往令客队未战先怯。足球将平时压抑着的狂野**滚烫沸腾一泄如注。还有“蹭”和“倔”。这两个字也是合起来容易理解。所谓“蹭”,是土音,有火爆、凌厉的含意,当你见识到陕西人的“蹭”劲,其情景大概与火山爆发也相距不远了。陕西人多内敛,说他内秀也好、阴沉也罢,一般遇事不计较,然而一旦觉得欺人太甚、于理不公,则难免猛然间地爆发,不留余地,倔!九头牛也拉不回头的。
有这样的脾气,王劲哉和他手下的几千陕西冷娃一起,彻底和小鬼子摽上了。
步兵进攻没有能够顺利的打开局面,着急的奈良晃少将把由于道路被破坏,姗姗来迟的坦克部队也派了上去,试图以此打开战局。
几百名日军士兵在坦克的撑腰下,大模大样地前进。在他们的预想中,只要出动坦克,面前的这支中国军队里的杂牌部队是根本无力抵抗的。只见响起一阵密集的枪声,20多个鬼子报销了。后边的坦克随即横闯过来,几十挺机枪喷射着火舌,直扑死尸处。日军跟随前进的迫击炮兵立即停下,架起迫击炮,对前方的阵地一阵猛轰。在日军坦克和炮火的轰击下,前方的阵地里丝毫没有反应。
见到这样的情景,山村治雄大佐笑了,对随从人员们讲中国成语:“螳臂挡车”,指挥坦克边射击边前进,如入无人之境。
正当敌人耻笑中国军人不自量时,几声巨响,首尾4辆坦克被炸,僵如死龟。山村治雄大佐呆了,无可抵挡的圣战之车,杂牌军队何来先进的爆破武器?众多的坦克前堵后阻,引起后面的步兵队列也是一片混乱。此时,阵阵手榴弹在聚敌处开花,雨点般的枪弹凌空而下,野坂这才收敛起骄狂,赶紧伏在马肚下作指挥。
这一炸一停,竟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这震惊敌酋的坦克爆炸,是20名年不足20岁,有的只有16岁的陕西小老乡用生命换取的。他们20人身上,都集束着手榴弹,从荆堤脚下,从路沟里滚入车履的。他们中,不少在一年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