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页)
当时我是和同事松本一起去客户那里办事,车并不挤,我拿了一本杂志在看,忽听车厢那一头传来“大麦,大麦”的叫声——这当然不是粮店开到地铁里来了,而是日语“住手,住手”的意思。
抬头,却见那边一个烫发,身着西服套装,看似办公室白领的小姐一边狼狈地整理自己的裙子,一边对着身后一个男人怒斥。
目击抓“痴汉”(2)
那个男人西服笔挺,看起来一副无辜的样子,直瞪着那个女子。但是,一眼就可以看出这种无辜纯属装蒜——那小子的裤子拉练还敞开着呢!
周围的人有的看看他们俩,大多数人若无其事,日本人对这种场面司空见惯,而且以他们的脾气,就是俩人在车里吵架,旁边看书打游戏的人往往也只是跨开一步,接茬忙自己的。大概是看车里人没反应,只见这小子左右环顾一下,竟然微微一笑,伸出手在那位小姐的胸上摸了一把,转身就要扬长而去。
以我的看法,如果这个“痴汉”不最后摸这一把,估计双方互相瞪一瞪,事情也就完了。但是这个男的今天显然太过分,大庭广众之下就这么算了实在丢人,那个女的恼羞成怒,大喊一声——“痴汉!”伸手就抓住了那个小子的腰带,一边骂一边抡起手提包没头没脑地砸了过去。
一时间只见眉笔小刷子之类的玩意儿漫天飞舞。
好,这下热闹了。
(有兄弟抗议了——老萨,这个题材有点儿那个啊,还好你最后一句用的是“只见眉笔小刷子之类的玩意儿漫天飞舞”,如果换成“只见皮鞭小蜡烛之类的玩意儿漫天飞舞”,俺们就该给你打入十八禁啦。怎么回事选这个来写?
汗~~要女士手包里装的是这玩意儿,那“痴汉”只怕会当场颠掉,就不用找警察了。)
说到电车里那位痴汉遭到小姐暴打,以萨的看法敢当众干这种事情,怎么也得是个混不吝吧,那女的瘦得跟狼似的,这一打起来还不得玩出你死我活的场面来?
忘了是在日本,人家一开打,萨照着国内抓流氓的群众运动习惯,一抬手就把手里那本杂志扔过去了。距离远点儿,没砸着,不过估计能吓他一跳,正要过去帮忙,才发现——哦,这是在日本啊,国情不同。
首先说萨想帮忙看来根本多余,“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理论在日本流氓身上同样适用。只见小姐的手提包挥起落下,那个男的顿时嚣张不再,只是双手抱着头挨打,根本不敢还击,只拼命想甩开那位小姐抓腰带的手。
其次看来日本人根本不懂什么叫群众运动。
判断出不是拍电影或者夫妻打架,车厢里的日本人终于有了反应,这般暴力场面自然不是吵架可比,有几个人(有女也有男)嗷嗷叫着——“痴汉,痴汉!”打开车厢两边的门,向前后的车厢跑了出去,剩下的人呼拉闪开一片空场,喊着“痴汉”,“痴汉”,围着看那位小姐打流氓却不去帮忙!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里面还有男人么?
后来才明白,我也是冤枉了这帮日本人,那帮跑出门去的,并不是被“痴汉”吓跑的,日本的地下铁列车司机和乘务员在头尾车,这些人是去报告的——毕竟人家才是正管。遇到这种情况司机往往会通过铁路内部的通话系统报告下一站的车站准备抓人;围着的虽然没有出手,但是多在用手机拍照——这将来也是证据对不对?而且客观上,也防止了“痴汉”逃跑。
因为人围着,我这儿已经看不到在战斗的那两位男女了,只看到人圈头顶上时而现出一只纤手,但使用的兵器似已不是手提包,是什么呢?看不清,只听到被打的“痴汉”发出哎呀哎呀的叫声,看来,是比手提包杀伤力大得多的东西。
还真有皮鞭蜡烛不成?
这时列车已经进站,停稳后车厢的门却不打开,只听到月台上传来咚咚的跑步声,抬头看去,只见两个穿制服的大步流星飞奔而来,报警已经起了效果。他们跑到,车门才打开。人群闪开一条缝,萨看到那个被打的家伙抱着头蹲在地下,眼镜被打飞了,鬓角鼻子都流着血——这女的要是急了看来实在不好惹啊。
两个大盖帽、穿制服的警察(也可能是保安,我不大分得清他们的制服)上来,先制止那小姐进一步的暴力行为,然后就走过去看那个“痴汉”。其中一个蹲下来,和蔼地和“痴汉”交谈,看那意思是问他伤得厉害不厉害。“痴汉”摇摇头,目光呆滞。穿制服的递给“痴汉”一条手绢,“痴汉”用它捂着鼻子上的伤口,转眼手绢就已经血迹斑斑。我这才发现,那小姐的手里,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