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页)
的人就能够有资源、有办法、有钱途;第二是打通一切融资的通道,在自己需要投入资金弹药的时候,敢于投入手榴弹、炸药包、爱国者导弹。现代社会,财经大鳄的价值不在于拥有财富,而是支配财富。一个厅长的价值就是一个亿万富翁,这是卓融的生存与事业的理论基础。卓融在认为原来的证券投资操盘师能力达不到要求时,就决定找一个真正的有用的高手,这样他就瞄上了乔锋。
乔锋刚到银赛港国际信托不久,国内金融行业便开始实行银行与证券业脱钩,不少地方四大银行的信托证券营业部开始出售,银赛港国际信托借机收购了几家。花几百万元就能控制一个有几个亿保证金的证券营业部是非常合算的。在收购几家营业部后,银赛港国际信托从总部分别向这些营业部派出了管理人员,同时向所属的原来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宣布:人员稳定,近期不会做出大的调整。决定宣布过后的事实是,这些营业部的人员天天都有调整。在这次收购事件中,本来没有乔锋什么事,但有一天卓融把他叫到办公室,让他去内地一个城市接收一批股票。乔锋第二天便动了身,结果在那遇到了一个熟人,那就是他的老乡李勇。
乔锋以前在万安证券的时候,李勇曾来请过他跟章子良鲁毅去讲课,乔锋因为要参加校庆,所以没能参加。这番见到李勇,已是物是人非,俩人尽归银赛港国际信托旗下,唏嘘感叹一番后,感觉上亲近了许多。
原来李勇所在那家证券营业部也被银赛港国际信托收购。由于他这个营业部比较特殊,也可以说规模比较大,在一个合法的大营业部下面挂了5个相当于营业部规模的服务部,这是种处于半合法状态的格局能否顺利存在,与当地监管部门的态度有直接关系。而李勇因为与这些监管部门关系较为密切,所以暂时得以保留总经理的位置。他自己清楚,如果不尽快地显示自己的能力,或者与上层老板搭上关系的话,独当一面的位置是很难让他这个被收编人员占据的。
人真是需要运气的,随后的两件事,很快给李勇提供了机遇,并引起了银赛港国际信托总部的注意。先说第一件事,李勇的营业部有一个机构客户经过实际的调研,发现在大盘最弱的时候深圳上市了一个小盘股票,这个股票对应的上市公司主营状况非常优异。这家上市公司是生产柴油机的,当时全国各地正在兴起农用机械和农用车,因此产品供不应求,当年的业绩会非常优异。这只股票可以说是市盈率最低的股票了,但由于当时一方面整个市场风靡技术分析和题材炒作,深圳市场相对沪市市场来讲只是一个区域市场,许多地方的营业部只有沪市的股票。这样,那个简称为“龙飞科技”的股票处于非常低的价位上。但是原有机构的领导突然得知了本单位即将发生领导班子变化,自己可能会离开一把手的位置,他不愿意让来接班的人坐收渔利,便决定在卸任之前把自己利用关系的借贷资金全部还掉,并且大量地给员工发奖金。由于那个机构有李勇帮忙获得的融资资金,事先那个机构老总把情况通知了李勇。
李勇知道这个情况后是先忧后喜,忧的是大量的保证金资产流失会不会引起总部对自己工作的误会,喜的是听说总部的自营盘一直非常活跃,据说还是交易所主要做市商。权衡之后,李勇先劝那个机构的老总暂时别动,他可以帮忙找个接盘的机构,这样对双方都有利。随后,他把这个事情紧急向银赛港国际信托总部汇报。卓融在确认了这件事情后,很快就决定接下这个股票的筹码。由于对方需要快速出货争取时间,没有太在乎价格,这样一个股价仅3元多、业绩6毛多、流通筹码2000万的小盘绩优股,就这样落在了银赛港国际信托自营盘的手中。
乔锋也正是因为这只股票得以与李勇见面。由于双方谈好了价格,交接就在李勇的营业部完成。一方用大笔的买单在下面接,另一方用大单往下砸,很快就完成了交接。由于是放量下跌,还震出了不少散户的筹码。事情完成后,乔锋打电话向卓融请示,是否马上回海南。卓融让他等几天,公司还有一笔资金调往该营业部,想把市场上的浮动筹码再买进一部分。
乔锋留在营业部的这期间,李勇又做了件出人意料的事,甚至惊动了总裁卓融。总裁不久后专程飞到该营业部所在的城市。
有一天李勇呆在办公室里,一个经常向他打探消息的大户走进来,笑嘻嘻地说:“这股市可真什么人都有。”李勇问他,“又有什么好笑的事情了?”大户便说了他刚从另外一家营业部听到的一件事。本城另外一家营业部,有一个近百岁的老太太在跟工作人员闹个不停。原来这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