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2/4 页)
东也起身走出了房间。趁这段时间,方越元又向方晓晨和程志简单的了解了一下当时的情况,着重问了一下对方领头人物是何许人也。方晓晨也不知道方越元为什么会对这件小事如此上心,按理说这种小事在滨海的时候,他根本问都不问。除非事情闹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站出来替方晓晨摆平。怎么两个来月这见,老爸办事变得这么小心了?
心里虽然疑惑,还是重点向方越元介绍了一下领头的秦川。在方大小姐眼里,秦川根本连流都不入,撇着嘴将秦川贬了一通。
方越元眉着皱得老高:“张诚的小舅子有事,他竟然找了一个不入流的外人帮忙?他心里怎么想的?”
方晓晨吃吃笑了起来,摇了摇头:“连你都猜不透他怎么想的,我又怎么可能猜得出来?”
“真***古怪。”方越元摸了摸脑袋,一脸茫然的冒出这么一句。
郑怀柱又被魏焕东抢了风头,只好任由魏焕东出去给张诚打电话。人在椅子上坐着貌似悠闲,但却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方越元父女的对话被他一字不落的听在耳。眼见这对父女都搞不懂张诚是什么意思,忍不住呵呵一笑,说道:“听起来挺古怪,说穿了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怀少知道原因?”
“省城和你们滨海稍有不同,你们滨海,凭的是实力说话,在和别人有什么私人恩怨,要对别人的地头上办事的时候,只要说一声即可,别人也不会有太多的想法。但是省城由于势力太多,相互之间的关系又盘根错节,单凭实力的话,恐怕会引起许多麻烦。所以在二十多年前,省城各主要势力的老大碰了一个头,约定以后要借用别人的地方办事的时候,对方必须得出一个人跟着。”
方越元和孙定琛都是老江湖了,却从未听闻有这样的规矩,不禁大为好奇:“订这个规矩有什么用?”
“当然是有用意的,一方面出来混的,没有几个人不对别人心存防备的。举个例子,如果我对方老板说有一个仇人在你的地头上,我想带几个人过来办事。你方老板看在我的面子上,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但是我带人来了之后,却并不是来找我仇人,而是干点别的事,事后一推二六五,把责任都推在你方老板身上,你说你冤不冤?”
“有这种事?”方越元奇道:“照你这么说,这不是不相信朋友,派人监视人家么?”
“当然,也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郑怀柱继续说道:“对待不熟悉的,的确是监视,尽量不让对方在自己的地盘上闹出太大的动静,给自己找麻烦。可是如果对方是朋友的话,那么也有帮忙的意思,虽然派了一个人使不上多大劲,但是一般情况下派出去的都是在那一片比较有号的人。万一点子扎手,不好弄的话,派出去的那个人也能起到点作用,不至于让人家嚼得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孙定琛道:“这个规矩订的不怎么合逻辑,难道就不怕别人误会你和人家有勾结,合伙弄人家?”
“这就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的事。规矩订下来了,大伙心里都有数。如果真和人家有勾结的话,绝对不止派出一个人,既然派出一个人,说穿了也只不过是抱着这个规矩,走走过场。其实最初订这个规矩,就是因为省城大小势力之间的关系太乱套,这样做的目的,还是防止事情闹大了。如果现双方都和自己有交情,那么派出去的人主要的目的就是劝双方都冷静一些,尽量大事化小。这件事的起因,和外面的魏老那一仗有很大的关系。”
“你这么说我就理解了。”
方越元和孙定琛对视一眼,心里都很清楚,魏焕东那一仗在省城引起的轰动,比程志和赵济勇在滨海打的那两架要轰动得多。程志和赵济勇以寡敌众,虽然在滨海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震动,但是两个人打的那两仗,纯粹是两场遭遇战,不管当时打得有多热闹,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毕竟他们两个都是学生,不是出来混的,如果不是方越元存心要找马峰的麻烦,那两仗对滨海的势力分布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魏焕东和他们两个不同,他本身就是一个混子,而且单枪匹马,谁的面子都不给,下手又狠,所造成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如果不加以约束,将来省城人人都学他的话,那么势必会乱成一锅粥,所以这些大佬们在无奈之余,才订下了这么一条规矩,一方面起监视作用,另一方面又起到引导的作用。监视也好,引导也罢,目的都是为了避免第二个像魏焕东这样无组织无纪律的另类人物出现。
程志虽然在省城住了二十来年,但是以前从来没和这些人打过交道,对这些古里古怪的规矩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