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队都经历过真正的战场,有战斗经验和战斗意志,应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与之相对,整个自卫队从上到下,没有一个真正打过仗的军人,军魂何在?自卫队的训练更是一个大问题,日本地域太过狭小,训练,机动的空间小,想搞一次演习困难极大,自卫队的军事训练水平因此很受影响。日本其实可做训练演习场地的山地,林地也不少,不过大部分属于私人领地,比如富士山,我们曾去那里游览,下山时一路上荒山野岭,竟没法找地方停车,原因是两边都是私人领地。一辆车如此,要是一支部队的车队,那肯定就更加艰难了。这样的部队,真上了战场会是怎样结局,实在不可乐观。
所以,尽管日本政界不断作出“鹰”派姿态,在对自卫队的使用上日本国内却始终疑虑重重。小泉上台后最受诟病的政策就是自卫队出兵伊拉克,这个政策能够得到通过,只不过因为它属于“抱紧美国”的大政之一部而已。自卫队出发去伊拉克,都是偷偷摸摸地走,不敢让老百姓知道出发的时间和航班,否则难免在机场或者港口被抗议人群冲击。
以近距离来看,日本的自卫队作为一支军事力量,似乎还没有做好承担更重任务的准备。
也许是军种优越感,羽田先生认为海自和空自的情况要比陆自好得多,我想他是有道理的,这两支部队毕竟人数较少,更可选练精兵,而和假想敌的对峙和对抗,更可以丰富他们的经验。
然而,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忽见新闻——日本海上自卫队某快艇炮击了一处海滨民居,用反导弹的多管联装炮给人家房顶开了天窗。调查原因,竟然是炮手一时手痒痒,没看炮膛里有没有炮弹就瞄着玩……
看来,也不乐观啊。
(2006…09…2106:48:31)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从小町园到“潘潘”——日本为占领军提供慰安服务纪实(1)
“作新女性——涉外俱乐部招聘女性事务员,包吃住服装,高收入,限18至25岁女性”。这样的广告,或许在今天也会有很多人动心吧。也难怪1945年9月20日,当这则广告在日本各大报刊登出的时候,当天就有一千六百余人来面试,而三个月内各地应聘的女性达到6万人之多。发放这则广告的,是日本政府东京警视厅参加设立的RAA协会。
后来调查,应聘者中,绝大部分不知道这则广告背后要求她们做的真正工作是什么。政府背景,在全国报刊上的公开广告,使她们信任不疑,而她们此后的命运,却是日本历史上至今不愿提起的一页。
RAA,全名Recreation and Amusement Association,翻译过来就是“特殊慰安施设协会”,是日本为美国占领军提供性服务的专门机构,日本人称之为“国家卖春机关”。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以麦克阿瑟将军为首的美军随即进驻。战败前的日本,有很多人从来没有见过西洋人,加上军国主义者常年“英美鬼畜”的宣传,尽管麦克阿瑟很快发表声明,称将不进行任何“野蛮,针对个人的报复”,几万名美军即将进驻的消息,还是给这个岛国带来了极大的恐慌。日本当时的社会调查表明,对美军占领的恐怖和担心中,最重要的是食粮不足,复员人员失业,以及占领军对妇女的凌辱,其中担忧妇女遭暴行凌辱的比例遥遥领先,被列在第一位。产生这种想法,首先是日本人长期受到“如果战败,男人将全被阉割,女人将全被作为娼妓”的宣传,其次,战争中日军在亚洲各地的暴行,显然也成为日本人对占领军想象的最重要参照。
针对这种恐慌,日本内阁紧急讨论对策,结论是参照日本在战争中建立的慰安女制度,为进驻美军提供“慰安”设施和性服务,来减少美军对日本平民女性的侵扰。建立这种设施当时预算需要5000万日元,对战败的日本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大藏省财税局长池田勇人对这笔钱批准得很快,他的看法是“用这笔钱换取日本女性的贞节和血统的延续,可说是十分划算了”。
说来,这种以国家的名义设立妓院来慰劳占领军的事情,历史上虽或有不得已而为之者,但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可算是耻辱和难以启齿的事情。可是日本人讲求严谨的作风,使他们这种事也要做的正规。8月18日,日本内务省向各地政府发出《外国驻屯慰安施设整备》和《关于外国军驻屯地慰安施设问题给内务省各警保局长的通告》等文件,要求各地警务部门协助建立为占领军提供性服务的慰安所。8月26日,由东京警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