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畔愕匦醋拧��爸谢�侠怼薄K淙弧傲侠怼笔侨毡救朔⒚鞯拇识���诒本┙滞芬膊簧偌��压掷咸��幌戮筒旅靼琢苏馐鞘裁匆馑肌�
萨连忙劝谏——老娘,这地方恐怕不合口味。
萨爹在后面拍拍萨的肩膀,道:听你妈的吧,我们只要吃家常便饭,不用讲究,吃这“中华料理”至少点菜不用费劲吧,不像第一次在北京吃日本料理,看着“刺身”我直琢磨这宰人也没有明着说的啊……
偶尔,萨爹这书呆子也会幽默一下。
这样说着两位已经走进去了,萨只有跟着,一边暗暗叫苦,心说,这不是家常便饭不家常便饭的事儿,这“中华料理”啊,中国人吃得惯吃不惯还真不好说。
入内,坐下,萨娘拿过菜单,满意地点点头,指着第一行告诉我,饺子,来一份。转头问萨爹——好些日子没包饺子了,你要不要也来一份?哎,你看什么呢?
只见萨爹直勾勾看着店里的菜式广告,满怀疑虑地问萨——小萨,你看看,这道菜是个什么玩意儿?
萨抬头看去,只见“今日特典”后面,赫然四个大字——“中华烧鸟”。
俗话说中国人四条腿的除了桌子,带翅膀的除了飞机无一不可做菜,但这样*裸地“烧鸟”老爷子还是第一次见到。
萨连忙解释——就是烤鸡,把鸡翅膀用棍儿穿了吊着烤,然后蘸了芥末一类调料来吃。
老爷子看看橱窗里黑糊糊的烤鸡翅膀(日本烤鸡的时候用酱油,所以黑糊糊),点点头又摇摇头,若有所悟,随口道:给我也来份饺子吧。说着低头看菜单,指指一道菜,犹豫一下,换了一道,又犹豫一下,终于忍不住再次发问——这次不是对我,是对萨娘——你老家不是天津么?知道这道菜是什么做的?我怎么没吃过?
萨娘一愣,心想在日本你应该问小萨啊,干嘛问我?凑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天津饭”——萨娘是天津人,老爷子不问她问谁?
虽说萨娘是道地的天津人,这“天津饭”是什么东西可算难倒了老太太,犹豫再三,试探着问我——“天津大麻花加耳朵眼炸糕的拼盘?”
抢答错误,扣十分!萨一句玩笑换来老太太的目光磨刀霍霍,只好老实交待——就是摊了鸡蛋饼包在米饭上,再浇糖醋汁……萨娘摇头——没听说我们天津人有这种吃法,得找他们老板说明一下。萨说您就省省吧,所有日本的“中华料理”都有这道菜,估计不定是抗日时候哪个厨子糊弄鬼子,故意让他们学去的讹留至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中华料理(2)
中华烧鸟和天津饭让两位自信心极强的老同志气焰大减,再看菜单,就发现虽然认识的字儿居多,但能看明白是什么的,实在太少。
比如……“醋豚”,难道是韦小宝“花雕茯苓猪”的养法传到日本,养出了“镇江米醋猪”?“五目烧面”是什么东西?鱼眼睛,猪眼睛,牛眼睛……一起下锅?“中华饭”,这也太笼统了吧?“炒野菜”,日本也流行天然食品?这是中国菜么?这厨子是哪儿出来的?!
一连串问题到此终于有了缝隙,我这个翻译官赶紧抓住机会,插进来解释——您这问得对啊,日本的“中华料理”啊,它本来就很难说是中国菜。这厨子啊,都是日本人。
嗯?日本厨子做的中国菜?
萨接着解释——日本的“中华料理”,起源中国,却是日本厨师在中国菜的基础上,为适应日本人的口味再创作的结果,大多数失去了原来的风貌。特点是不呛锅,少油,少盐,多用蒸煮,换句话说就是仅仅剩下中国菜的名,从厨师到做法,并没有多少中国味,虽然深受日本人的欢迎,中国人怎么看怎么觉得怪异。可以说,这根本就是一种不伦不类的新菜系。比如“天津饭”,在中国是没有这道菜的,而在日本却是中华料理的典型菜,日本人已经吃惯了。也有中国厨师在日本开设的正宗中国菜馆,但光顾的主要是在日的中国人,对日本人来说,反而是不正宗的“中华料理”。
至于那几个古怪的菜嘛。“醋豚”,实际就是古老肉,“五目烧面”,是用虾仁、蘑菇等五种材料做的炒饭,再浇淀粉汁,“中华饭”是白菜、肉片等煮了勾芡浇米饭,“炒野菜”就是炒青菜,日本所有的菜都叫“野菜”,倒不是要忆苦思甜的。
一席话让老头老太太频频点头,正说着话服务员开始上菜了。
萨娘看看盘子,道——上错了吧,这个我没点啊!萨看看,道:没错啊,这是您点的饺子啊。
饺子?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