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过马来扬长而去。
“驾!”身后马蹄声响起,果然是锦衣公子追上来了。
楚湘晴瞪着他,道:“你跟上来做什么?莫非对本姑娘有非份之想不成?”
锦衣公子被楚湘晴一句抢白差点呛下马背去,他顺了顺气,道:“姑娘误会了,在下听姑娘口音似是外地人,想为姑娘当个向导,带姑娘领略一下岳州风光。”
楚湘晴道:“不必了,看你也是家资丰厚之人,定有妻室在内,与我同行,似乎不妥,告辞。”径自扬鞭离去。
“这位大叔,请问洞庭湖怎么走?”楚湘晴牵着马拦住一个过路人。
“沿这条路直走,在前边亭子处右转就能看到了。”
道了谢,楚湘晴牵着马在路上慢慢悠地走着,此地比之岐田镇真是天壤之别,商多街长,屋瓦鳞次栉比,繁华之极,这也托了盛唐之福。
来到洞庭湖边,叫了一条小船,将马拴好。舟子划桨离岸,时辰尚早,湖水碧波粼粼,远山高低绵延,天空明净远胜现代都市,轻风吹拂令人神清气爽。
一条大船行来,舟子见了船上之人,远远叫声“明公子好”,楚湘晴看去,正是先前所见那个锦衣公子,他正在看着自已点头微笑。
“真是扫兴,怎么处处都遇到这些苍蝇!”楚湘晴转过头去,叫舟子把小船靠岸。
来到岸上,楚湘晴骑马而去,找了家客店住进,再也不出来,她向店家打听好了明家位置,便勿勿进屋休息去了。
行功已毕,楚湘晴躺在床上想道:“真烦!这些苍蝇,见到本姑娘离远些能死啊!”却忘了自己前世也是这个样子的。
次日,楚湘晴来到明家门前,送上拜贴,很快便有两人出来相迎,这两人一老一少,老的见到楚湘晴,道:“楚姑娘快里面请!”少的二十来岁,却是洞庭湖上扫她兴头之人。
来到院内,只见院落幽深,护院之人来回走动,显出非同寻常的大家气派来。
大厅门口有一人青衣中年长袍立足看向这边,此人面色略黑,英武不凡,双目望来,便有一种逼人的气势,让人不敢小瞧。
青衣人见到楚湘晴,亲切地道:“姑娘就是楚湘晴楚侄女了罢?”
楚湘晴敛衽为礼,答道:“侄女楚湘晴,见过明伯伯。”
青衣人正是明秋寒,他吩咐下人准备酒席,先给楚湘晴看茶赐坐,自己才坐下,道:“上一次我与你父亲见面是在五年之前,不想楚家竟一夜之间遭逢大难,老天见怜,总算楚家还有后人活在世上。”不胜悲恸,用袖袍擦了擦眼角。
“这明秋寒言行之间不似作假,想来江湖传来多半不足为凭。”楚湘晴暗暗想道。
锦衣公子看着楚湘晴,道:“晴儿妹妹不要难过,就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罢!”
楚湘晴看着他,问明秋寒道:“明伯伯,这位公子是?”
明秋寒奇道:“他是我儿明凤伊呀,晴侄女怎么不记得他了?”
楚湘晴看着明凤伊,出于礼貌,只得叫声“明哥哥好”,哪有半点好颜色。
席上,明秋寒问起楚湘晴楚家大变以来的生活,楚湘晴只说她得遇高人拜师,并未提及师父身份,明秋寒知道江湖规矩,也不多问,只是说些安慰鼓励的话。
酒过半旬,明秋寒拉着楚湘晴的手,道:“晴侄女,你看我这儿子如何?”
楚湘晴不防明秋寒有此一问,说道:“所谓虎父无犬子,明伯伯英雄了得,明哥哥也一定是年轻一代的翘楚。”
明秋寒道:“晴侄女说得好,来来来,让你明哥哥跟你比划比划。”拉着楚湘晴来到院中,不知是醉后无心,还是故意为之。
明凤伊只得拿了剑来到场中,楚湘晴也拿了刀与他对面站定,抱拳为道:“明哥哥请!”
明凤伊说声“请!”拔剑一招“遍撒星辰”,剑走中路,手上下连抖,剑尖连连点出,本来用武功以“稳”为要,明家剑法却反其道而行之,但使用出来,往往可得奇效。
楚湘晴拔刀一招“秋水连带”运用“封”字诀,刀身过处,仿佛抹出一条白色巾绫,将明凤伊剑招轻松挡下。
明凤伊一招无功,改为“长弓射日”,身子一转,力道起于脚,发于腰,达于手,手中长剑疾若流星破空,向着楚湘晴刺到!
楚湘晴刀身一翻,以刀背迎上剑锋,缓缓向外拦去,用的依然是太极刀法里面的“封”字诀,又轻松将明凤伊的剑招化解无形。
明秋寒在一旁观战,发现楚湘晴所用刀法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