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2/4 页)
而且李想很清楚,这灵光寺里的大师父可都是真正的僧人,不像燕京有些寺院里的大师父,仅仅是顶着一个名头。既然要做法事,那自然是请灵光寺里那些真正的大师父最好。
不过,这灵光寺里的大师父似乎也是不太好请,毕竟是真正的僧人,一般二般的人是很难请得动他们的。但李想到是不在乎这个,自古以来寺庙里的大师父也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古时候那些寺庙里的大师父也是经常出来做法事的,现在虽然已经进入新社会了,可这大师父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只要给的香油钱足够,想必那些大师父也不会拒绝出来做法事的。
十万的香油钱请四个大师父出来做做法事够不够?不够,那好,二十万!反正咱现在不差钱儿!
再说了,现在才是93年,十万块钱的香油钱奉献上,估计主持大人都得亲自过来给做法事。毕竟这种事儿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大师父出来做法事收取点香油钱也是天经地义的嘛。
想到这里,李想笑着对六爷爷说道:“老爷爷,这事儿呢我现在也不敢保证,不过我觉得问题不大,要是灵光寺的大师父请不来,我就请潭拓寺的大师父,要不就广化寺,实在不成,我去雍和宫去请。燕京城里寺庙多着呢,请四个大师父过来做做法事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成,小想啊,这事儿可就交给你了。呵呵,我听你大爷说,你这小家伙现在也算是个大富翁了,这请大师父的花销你小子就听着吧!”
“瞧您说的,老爷爷,这事儿我不听着谁听着?别忘了,我也是咱老李家的人呢!”李想笑呵呵的说道。
说到这个时候,天色就渐渐暗了下来,冬天天黑的早,这才五点多点,太阳就已经回家休息了。
一个二十多的年轻小伙子从山下跑了上来,李想认得他,他是六爷爷最小的一个孙子,比李想大三岁,可李想见了人家也得老老实实的叫声“小叔”。人家这才叫‘萝卜不大长在背(辈)上了呢。
小叔过来是招呼大家回去吃饭的,李想一家子大老远的跑过来,在修坟这事儿上又拿出了足足二十万块钱,作为村里辈份最长的六爷爷,这晚饭自然是得他来招待了。
吃完了晚饭,李想一家子就住了下来,农村里别的不多,就房子多。随便挤挤就足够李想一家四口人住下了。反正李想兄妹俩小时候没少在老家待过,因此住在老家也不算多麻烦的事儿。
晚上李想是和大爷家的二堂哥一起睡的。大爷家有四个孩子,大堂哥今年都三十多了,农村人结婚普遍比较早,因此大堂哥家的老大都快上初中了。李想还有两个堂姐,都嫁出去了,至于二堂哥,今年才二十五,是大爷最小的一个孩子。
按照农村的习俗,二十五的大小伙子早就已经成家了,不过二堂哥因为是在县城里上的高中,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延。庆县城里上班,受城里人的影响很大,因此都二十五了,这才刚刚找了一个对象,至于结婚,估计也得到过了年之后了。
“二哥,明年结婚的时候给我说一声,回头我个人赞助你和嫂子去云南和琼岛去玩一圈。”哥俩躺在一张床上,说着悄悄话。从小李想回老家的时候,就是和二堂哥睡在一起的。
“那成,哥哥先在这里谢谢你了。”毕竟是至亲的堂兄弟,二哥从来也不会跟李想客气。
“对了小想,赶明年我结了婚,就不打算在城里上班了,主要是我上班的那家厂子这段日子也不好过了,工资都两个多月没开了,我看着啊,过了年那家厂子也悬乎。”
“那你想做点什么?”李想问道。
“这次的迁坟,让我觉得村西边的那个风景区是个很不错的地方。小想,你看看咱们村距离那个风景区这么近,一旦那个风景区火起来的话,你说我要是在村里搞个小买卖怎么样?”
“哥,你的眼光还真不错,要我说啊,这事儿一准儿成。这么着吧,赶过了年你结完了婚,咱们再好好合计合计,看看是开家旅馆好呢,还是开家饭馆好,或者干脆咱就前面是饭馆,后面开旅馆。我给你说啊二哥,村西面的龙庆峡现在在城里可是非常有名气了,我看用不了几年,这里就得和水关八达岭长城那边差不多了。你要是能搞起个农家乐来,收成指定不错!”
第一六零章 墓园
三天的假期,李想也没有闲着,从宏达厂借来了一辆桑塔纳,一家人回了一趟老家,毕竟迁坟是个大事儿,虽然这时候还不到迁坟的时候,可过去看看新修的墓地也是必要的。
李想的老爸会开车,李想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