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准备,它的成败对整个事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考虑不周全、布置不周密,就贸然行动,就很容易造成执行不到位,甚至带来比不执行更糟糕的影响和后果。
如果能够及时注意到执行中的变化,迅速作出调整,找到解决的方法,那么即使出现了问题也不用害怕,也能保证执行到位。
海尔产品过硬的质量一直是有口皆碑的,但有段时间,却有一些顾客反映:
“为什么送到我家里的产品外表有损伤?”
。。
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2)
因此海尔的部分产品还被客户退了回来。
尽管有“外伤”的产品是极少数,但这还是引起了海尔的高度重视,并专门派人到了发货现场,跟踪装车、运输的全过程……
很快,原因就找到了:产品的“外伤”是由于包装箱凸凹不平引起的。
于是,海尔立即对包装箱进行改造,很快将问题解决了。
尽管海尔的产品没有任何质量问题,而且有“外伤”的也只是极少数。但对于以高质量、高服务著称的海尔来说,任何一点不完美都可能影响顾客的信任,甚至影响企业的声誉,所以海尔并没有忽视这样的小细节,而是及时将问题解决了,以保证每一个环节都执行到位。
要避免因执行不到位而引起前功尽弃,就需要做到:
(一)执行之前,制订细致的计划和进行周密的布置。
(二)对执行者进行全面了解,以确认他是否就是这次执行最合适的人选。
(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执行不到位,为对手赢得了先机
执行力就是竞争力,在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执行一旦不到位,就会为对手赢得先机,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著名手机生产商摩托罗拉就曾经因为执行不到位而让对手获得了先机,如2002年彩屏手机热销,摩托罗拉却未能大批生产,致使部分市场份额拱手让给了对手三星。
在竞争中,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执行不到位,就会给对手留机会。
但反过来,如果能够执行到位,比对手先行一步,那么劣势就可能变为优势,赢得本来不属于自己的机会。
2002年,受莫斯科一家运营商的邀请,华为的几名员工来到了莫斯科,他们要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在莫斯科开通华为第一个3G海外试验局。
当时受邀请的并不只是华为一家,第一家被邀请是一家比华为实力更强的公司,也就是说,华为的员工是受邀前去调试的第二批技术人员。
这样一来,他们就和第一批技术人员形成了一种“一对一”的竞争关系。
由于实力不如人家,开始时莫斯科运营商对他们并不是很重视,不仅没有给他们提供核心网机房,甚至不同意他们使用运营商内部的传输网。
由于缺乏基础设施,对他们开展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华为的员工因此压力很大,他们一直在思考怎样做得更好,以赢得运营商的信任。
恰好这时候,第一批技术人员在业务演示中出现了一些小漏洞,因此引起了运营商的不满。
为了弥补这些小漏洞,运营商决定将华为的设备作为后备。
华为的几位员工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夜以继日地投入到工作中,最终向运营商完美地演示了他们的3G业务。
看完演示之后,运营商禁不住竖起了大拇指,立刻决定将华为的3G设备从备用升级为主用。
就这样,对手的失误和执行不到位为华为赢得了机会。
在这里,华为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而更让我们反思的是:在竞争中输给华为的那家公司,前期也做了许多工作,仅仅是由于在演示中工作不到位,导致被华为抓住了机会、赢得了项目,于是,前面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这不正是“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的生动写照吗?
华为的成功,也是格外值得我们学习的。华为的员工之所以能将劣势变为优势,关键在于:
(一)将对方的缺陷变成自己的优势。
(二)抓住机会、迅速行动。
(三)以强大的团队合作精神取胜。
执行不到位,会陷于自造的陷阱
一边重复再重复、强调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一边却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最终陷入了自造的陷阱,酿成了重大的安全事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