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取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之意。
据说百尺镇原名溜光镇,后来镇子里出了一个状元老爷,那状元老爷荣归时,觉得溜光镇名字粗鄙,寓意也不好,说出去影响了自己的官威,大笔一挥,就改成了百尺镇。
改名后,状元老爷果然在官场步步高升,饮水思源,高升后的状元老爷对生养自己的镇子颇多照拂,再加上这镇子离京城非常近,所以,虽然百尺镇是一个镇子,但其繁荣比起一个州府来也不遑多让。
走了近一个时辰,寒寒二人才进到镇子。
果然,镇子里人们的穿衣打扮比村里又不同,颜色新鲜靓丽了许多。
二壮心里惦记哥哥,和寒寒约好回家碰面的地点,就匆匆离去。
寒寒靠着墙根歇歇脚,眼睛在大街上四处打量着。
这还是她穿越过来后第一次到镇上,只觉得进入了横店影视城,到处都是青砖绿瓦的房子,和朱红色的牌楼。
觉得缓过点劲,寒寒背着包袱顺着一条街慢慢走过去。
茶楼、酒肆、打铁铺子、布庄、粮油店……应有尽有,在一个拐角处,寒寒终于找到自己要找的铺子——锦源当铺。
吸口气,这还是她前世今生第一次来当铺,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将包袱拎在手上,大步迈进当铺。
柜台里面,一个年轻的小伙计正眯着眼打盹。
寒寒从包袱里拿出衣服放到柜台上:“这件蜀锦的袍子多少钱?”记得看《甄嬛传》里,说蜀锦是寸锦寸金的,想必应该很名贵,寒寒对这古代的丝绸不了解,但是并不妨碍她拿来糊弄人。
☆、第九章 当掉衣服
小伙计被寒寒的举动吓一跳,睁开惺忪的眼睛觑一眼袍子,见对方说出蜀锦来了,而且这袍子确实是他没见过的好料子,想着对方八成是个识货的,斟酌一下:“五两。”
“五两?”寒寒不满的翻开袍子,“你看好了,这可是著名的杭州苏绣,天下有名的绣娘绣成的,这件袍子我家公子做时可花了上千两银子,才上身,没穿过两次呢,你给五两也太坑人了吧?”
小伙计这才注意到柜台外面的寒寒。看寒寒的打扮,心里有了判断,八成又是哪个富贵人家的奴仆偷了主子的衣服拿来卖,看这衣服的料子和做工,像是京城那边的,每年这样的情况都不少,左不过丢了一件衣服,对那些大户人家也不疼不痒的,没有人会去追究,他们也收的放心,而且每次遇到这样的买卖都会大赚一笔。
看来又能赚一笔了!小伙计想着,眼睛微微眯起来,看着寒寒笑道,“我说这位大婶,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这衣服虽然好,但是来路到底不正当,我们收了你的衣服也有风险不是?这样,我也不让你吃亏,十五两,以后有了好货你还给我送过来。”
听前半句,寒寒一惊,以为对方看出了衣服的来路,心里暗暗思索着该怎么办,后半句听完,一颗心顿时放下,怕是对方误会了什么,脸上越发镇定下来,接着小伙计的话头道:“你担风险我也有危机,总不能便宜都让你一个人占了。二十两,一分不能少,改天我再给你拿两个好货过来。”
小伙计犹豫一下:“二十两就二十两,你记得有好货一定要给我拿过来,价钱上咱们好谈。”
说着写了当票,莫寒寒用毛笔歪歪扭扭的落下一个假名,接过银钱走出当铺。
看着手中精致华美的袍子,小伙计终于觉得自己做成了一笔好买卖,眯着眼直乐,等着自家老板回来夸奖自己。
且说寒寒怀里揣着银子,腰间的钱袋里放着二两碎银子和几十个铜钱——那是她在当铺里让小伙计特意找的零钱——只觉得心里沉甸甸的的,有些小小的激动,有了这些钱,她以后做事可就方便了!
看看日头还早,摘下头巾,脸上擦干净,身上干净的外衣脱下放进包袱,露出里面补丁摞补丁的棉袄,慢慢在街上溜达着熟悉镇上的环境,又到药铺抓了一些补身子的草药,买了一包银针。
待到时间差不多了,在粮油店里买上五斤白面五斤大米,又到肉铺称了二斤肉,想着家里的被褥也多是十几年的破旧物品,干脆又到布店买了各种颜色的细棉布各七尺,棉花六斤和一些丝线,几乎将钱袋里的碎银子花完,这才收住手,拎着大包小包的到跟二壮约定的地方集合。
二壮一见寒寒拎着这么多东西过来,赶忙上前搭手,口中埋怨:“你拎这么多东西也不说,我好去帮你拿着。这看着就怪沉的,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怎么拎得动!”
将手中的米面肉递给二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