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吁依循「临时约法」恢复国会。继而因有段祺瑞与黎元洪的院府之争,使军阀张勋1917年7月扶出傅仪复辟帝制。于是自7月起孙南下广州组织军政府谋对抗。又军阀段祺瑞随赶走张勋与清帝,控制国会,操纵总统。孙以「真共和对假共和」为号召,提出「护法运动」,并欲发兵北伐。但广州军政府的组成主力是西南军阀。他们其实旨在割据,北伐因而随发随止。然后孙反被排挤了,他失望和气愤地返上海,发表第一次护法失败的讲话,斥责西南军阀亦如北洋军阀,一丘之貉。五四运动期间,孙主要是闭门读书写书,年底着成「孙文学说」。1919年10月,孙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自任总理,力图再起。不久,北洋军阀阵营发生皖直战争,皖系段祺瑞被打败下台,直系曹锟及吴佩孚大胜,与率兵入关相助的奉系张作霖同把持北京国会。孙亦藉此转机,命粤军攻广州。陈炯明所部连续两次「粤桂战争」终把桂系陆廷荣打败。孙于1921年初离上海返广州,再组政府,二次护法。4月,改称「正式政府」;5月,就职「非常总统」;8月,广州「非常国会」通过孙所提的「北伐方案」。10月,孙欲亲自督师从广西入湖南,然后与直系的江西军队开战。但是湖南军阀赵恒惕及粤军司令陈炯明均被直系派人分化,先是赵恒惕不让孙率军过境,孙遂决定回师广东韶关北上。既搬动大本营,又延误出征期。然后,粤军司令陈炯明有谋叛割据自立之心。他因不支持北伐,已被孙降职贬权,但仍然是陆军部长,并且负责后援军饷。陈吩咐部下故意到财政部去闹事。引孙赶回广州,在处理纠纷时,突然发动军变。这就是炮轰总统府事件。孙逃脱后,登永丰舰,与陈叛军水陆交战近两个月,因北伐军南回被阻,孙才离粤重返上海,于 1922年8月15日宣布其第二次护法失败。这一次的原因,孙责用人不当,因为叛军原亦是革命军。1923年2月,因北伐军终于又能集合南返,重占广州,孙又复回。这次,他重建元帅府,只自称大元帅。这已三建广州政权,仍然是与北方对立。不过,孙亦有大改变。
1924年1月,孙接受苏联特使的建议,再重组中国国民党,容纳共产党员加入,并且开办黄埔军校,扶助工农。这就是现时史家所说的后期「联俄容共」三大政策。
1924年秋北方北洋军阀发生了第二次「直奉战争」,因直系将领阵前反戈,回师北京囚禁了曹锟,吴佩孚在腹背受敌下遁退湖南,让冯玉祥与奉系张作霖占北京。冯电邀孙赴京议和,筹组南北联合政府。孙遂欣然北上。
然而11月2日曹锟被逐下台,暂由黄郛代总理兼摄政。10日孙在广州发表「北上宣言」;15日段祺瑞在北京被推举为「临时执政」;17日孙抵上海,提出召开「国民会议」主张,作为商讨筹组联合政府起步。21日孙离上海取道日本,然后于12月 4日抵天津。当晚孙的肝病复发。
12月 6日,段祺瑞发表尊重过去与列强所签不平等条约的宣言,企图争取外国支持他充当执政的地位。24日,公布「善后会议」的召开与条例,明显地对抗孙。因为孙所提的「国民会议」的参与者,将是包括各界代表;段推出的善后会议,只安排南北军政界作为邀请出席对象。双方取向不同,未和谈已互骂。31日,孙抱病抵北京。
1925年1月26日,孙入协和医院施手术后,确诊患了肝癌末期。2月 24日,病危口授遗嘱,由汪精卫代笔。3月11日在遗嘱签字,3月12日上午九时半逝世,享年五十九岁。
孙的遗体经过防腐,存放于俄制水晶棺。3月19日移灵至北京中央公园内举行公祭,由24日至31日,先后有七十四万六千八百二十三人前往致哀,空前绝后,场面肃穆。悼念活动同时在全国各大城市内举行。4月2日,孙的遗体移存北京香山碧云寺石塔中。1929年6月,再移葬至南京紫金山,其墓地称为中山陵园,碧云寺石塔留衣冠冢。
孙文,在国民党统治大陆的期间被尊为「国父」;大陆自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称他为「革命先行者」。不管用何称谓,孙对中国现代革命的贡献深获世人肯定。
当然,孙的逝世,对当时南北的局面有不同的结果。在北方,段祺瑞与张作霖把冯玉祥摔开,以善后会议推出了新的国会,总统改为虚位,由总理去摄行。在南方,因孙的逝世使南北议和告吹。虽有史无前例的人潮往瞻仰遗容,虽有言词能及的吊唁表尊祟赞誉,中国还是南北分裂的中国,军阀还是抢权夺地的军阀。统一或割据依然是从政之争。于是,广州改组,矢志北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