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支持国会内国民党议员斥「善后贷款」非法,这就是不服从中央,违抗命令。
接着,袁派出李纯等亲信将领率北洋军南下。李烈钧最初曾希望虚以委蛇,假意解职;唯李纯续领兵进入江西。7月,李烈钧终知道这是他的存亡关头,遂于湖口起兵,与李纯相对抗。与此同时,江西议会宣布独立,并推李烈钧为讨袁军总司令。继而黄兴改变初衷,即从上海赶至南京,再召集已解散的部份革命军,迫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随任黄兴为讨袁军总司令。接着,被袁下令解职的柏文蔚及胡汉民亦各自在安徽及广东宣布独立,分别被举为该省的讨袁军总司令。另外陈英士等亦曾率领当地民军攻占上海,但又久战不下,仅据吴淞炮台。然而,福建的都督孙道仁,因受许祟智的监视,暂且从革命军,宣布福建独立;同样,湖南的都督谭延辏В�蚴芴啡朔锏募嗍樱�嘞嗉谈娑懒ⅰV�8月初,四川师长熊克武在重庆宣布独立。声势至此已达高峰。这也就是史称「二次革命」,只是随后两月,却又全数崩溃。
先是,李烈钧在湖口发难讨袁之后,其它各省都督,如黎元洪据湖北,朱瑞据浙江,皆声称中立,并未响应。其时,袁世凯行动迅速,除李纯推进江西,又分别派龙济光入广东,汤芗铭攻河南,倪嗣冲取安徽,张勋迫向江苏,郑汝成镇上海。与此同时,7月25日李烈钧已兵败湖口,8月下旬,南昌失守,李烈钧即外逃出国,北洋军遂全占江西。此时,江苏程德全见状易帜,黄兴亦仓皇只身远遁。张勋顺利复占南京。陈士英等继失吴淞炮台。龙济光占广东,福建、湖南随亦撤消独立。熊克武在重庆未几亦溃。至此「二次革命」算是全盘告吹。最后,连孙中山、黄兴等人都先后潜日本避难。
袁世凯则一不做二不休,即以龙济光任广东都督,汤芗铭任湖南都督,陈宦任四川都督。所以,经此一次较量,长江流域及沿海各省反而全入袁氏北洋军的势力范围。
袁认定南北已统一,决乘胜追击,改临时约法。8月5日,他先以他能号令的各省军界通电国会,主张要先选总统后制宪法。继而指使进步党议员跟进,在国会内提出这样的议案。
9月5日,参众两院公布通过先选总统决议,并成立「宪法草案委员会」着手草拟「*宪法草案」。一个星期之后,袁世凯更不忘需要收揽人心。于是,他以赵秉钧因宋案牵连引咎辞职,改以名流人士熊希龄任内阁总理;把梁启超、张謇等人纳为内阁骨干,时称「名流内阁」。
10月6日,国会投票选举总统。参众两院议员出席者703人。据称,国会这轮投票会议开始后袁授意亲信组「公民团」在外包围国会,高喊要选出众望的总统,否则休想安全离场回家。就此,经过三次投票,终于符合规定,袁以503票当选正式总统。
10月中旬,宪法草案亦告完成;唯是因它规定政府采欧式内阁限制总统权力,在袁授意之下,又遭致袁势力的指责和各省军界的通电反对。但宪法草案委会却于10月底将它三读通过,并急急地提交国会冀期能够通过实行,只是,国会还来不及开会即被袁下令解散了。
那时,北京国会内仍以国民党议员居多。为了阻止这份宪法草案的通过,袁遂决定取缔国民党议员资格。于是,从11月4日起,开始了撤职行动。最初,凡是自李烈钧在湖口起兵后,仍保持加入国民党为会员者,一律解官,撤职归里。有个别不从者,或遭监或暗杀。一般党员,亦遭*。据称,国会议员因而被解职者共计三百五十余人。但是,即使经过如此裁减议员,两院仍有足够开会法定人数。遂再修改撤职规定,续瓦解国民党议席。此次,则以凡是湖口起兵前,曾加入国民党的议员,即使因保官而宣布退党,亦属于被撤职之列。经此一再裁减,议员不足半数,不符法定,国会停顿。
11月10日连宪法草案委员会亦自行解散;已被宪法草委会通过的宪法草案被袁废弃。两日后,袁甚至下令取消各省国民党议员的资格,从而撤消地方自治,关闭了省议会。
又三日,袁以咨询性质擅立「政治会议」代替国会,并且强令各部、及省官员出席。袁实行总统制,变相集权总统。自此,会议议员由他选派,充当总统御用工具。直至翌年(即是1914年)1月10日,袁又终于宣布全数地停止原参众两院议员职务,一律资遣回籍,国会正式解体。
第1章,第5节:袁氏称帝,护国运动
陈天璇《中国历史何其易下编》现代史
第1章,第5节:袁氏称帝,护国运动
第1章,第5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