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页)
鬼神,扬州已变成一座死城。顾景星庆幸没有倒在清军的刀下,也庆幸未随清军仕清。
江南战乱不止,危机四伏,令顾景星长长地怀念蕲州,顺治八年(1651年),顾景星奉母灵柩归蕲州。重新踏上蕲州这片土地,麒麟山下,雨湖之滨,蕲州城已是一片苍凉。
自张献忠毁荆王府屠城以后,顺治二年(1645年),又遭南明总兵官马玉良部下劫掠。马玉良原驻守武昌,因痛恨奸臣马士英贪赃枉法,为所欲为,遂率兵沿江东进南京欲除马士英而“清君侧”。其过蕲州时,士卒焚掠蕲州城,见城内外无物可取,竟尽伐蕲竹而去。同年,清军占领蕲州,降蕲州为散州,划黄梅、广济归黄州府,蕲州设绿营,绿营参将为正三品。但官兵无粮饷,四处抢劫,百姓非死即逃,田地荒芜,全胜坊一片废墟(全胜坊为东长街。蕲州有三坊,城内为一坊,城东全胜坊为二坊,城北至缺齿山为三坊)!顾景星率一家老小返蕲,无所寄居,遂垒石结茅为庐,采野菜充饥,《白茅堂集》有《野菜赞》记述这段生活。顺治九年(1652年),蕲州爆发虎灾,群虎穿村袭城,虎以城内空房为穴,白昼出穴捕人,夜潜入室内吃尽全家。一时间,蕲州城内外被老虎吃去百余人。官府灭虎无术,请人作《驱虎令》驱虎。
这时候,蕲州最普通的食品油姜、蕲芹炒丁香干子都成了记忆中的美食。油姜,是读书人的美食,其味微甜、微辣、微咸、浓酱香,开胃生津顺气,为江苏帮商人所创,最著名者为纪万源商号所制“纪万源酱制油姜”。蕲芹的芳香素浓于别地的芹菜,其苗高尺余,有大的白色块根,枝密而无主干,丁香干子亦为蕲州制法所制。没有吃的,这是多么恐怖?而顾景星,人称其为美食家,一个大文豪,大美食家,只能吃野菜,啃草根度日。
江山在,村城破,战乱不休,主人更替,不能忆当年!顾景星始将其著编辑为《白茅堂集》。此间,顾景星的同窗,清朝开科状元(清朝于顺治六年开科),黄冈另一才子刘子壮专程从黄州来蕲州拜访顾景星,顾景星得报,闭门坚拒不见,他认为刘子壮参加清朝的科考是为有失民族气节,刘子壮只得落落而返。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廷的版图迅疾扩大,然百废待兴,需要天下贤良才干,尤其是汉族知识分子,以实现清廷大治天下。故下诏广征天下山林民间隐逸入朝做官,地方抚、藩官员再度忆起结庐著书的顾景星,于是前来游说、动员顾景星进京做官,几近胁迫,顾景星断然不从,执意于其“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王勃诗)的隐逸读书生活。在蕲州,那山,便是麒麟山;那竹,便是蕲竹。
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了一件令天下文人墨客山林逸士强烈震撼而冰寒彻骨的大事,即在江苏吴县发生的“哭庙案”。哭庙案的主角是金圣叹,起因便是吴县县令贪得无厌,对治下农民强取豪夺,使得吴县乡民怨声载道,生计维艰,金圣叹遂领走投无路的农民哭庙控诉,欲控倒贪官,谁曾想此时正值顺治帝驾崩,举国皆设灵堂哀悼,是为国丧期,金圣叹反被贪官诬陷大逆不道,图谋造反而获重罪,被判以腰斩杀害。金圣叹,少即有才名,喜批书。曾集《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为各书进行批点。他所批改的《水浒》因见解独到被广泛引用。“哭庙案”是清廷重权轻道的外现事件,也是清廷在“诏征天下山林民间隐逸入朝”透露一缕亮色之后的一次自我抹黑,给欲与清廷合作的汉族知识分子一个沉重打击。
康熙十七年(1678年),经历“哭庙案”之后清廷重新对汉族知识分子敞开大门,开设了一个极有创造性的特科——博学鸿词科,由朝内大臣举荐天下名士应试。顾景星在这次名士举荐中,照例是排在名单的前列。顾景星在野,却像一条注册备案的鱼,每一次捕捞都必须网上来,看看其是否活着,活得如何,鲜活和滋润,愿不愿意进皇家大池。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顾景星:结茅为庐著大书(3)
顾景星拒绝应试博学鸿词科,他的理由是身体有病,病是顾景星抗拒清廷的惟一武器,而写作一部长达12集200卷的巨著《黄公说字》根本不算什么,连不进京应试的理由都谈不上。顾景星此时正在写作《黄公说字》,这个浩大的工程显然只有在蕲州进行,小城尚有些安静,其空气、水、饮食和建筑皆益于读书著述,而著书则是文人的必修之课,是那个时代文人学士的人生第二条道路。
历史上没有比明末清初的汉族知识分子更痛苦的了,他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