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3/4 页)
道。太子妃亲近她,也不过是为了得知一些小道消息罢了。
其实郑夫人虽然有些讨厌,嘴巴也碎,但却也没有做过什么很出格的大事情来。所以在京□□流贵妇圈里,她其实还有一些地位。只不过,没有人喜欢她传论自己家的事情罢了。而且她也不是完全的蠢妇,有些不该说的事情她也不会瞎说。只是她这个人确实也很容易被人挑动而出头闹出事罢了。
郑夫人的母亲是太子妃的堂姑妈,这位堂姑妈出嫁后就随着夫家远离了京城,倒是没有受到安王的牵累,日子过得不错。后来安王打江山已到了很关键的时刻,郑家也是鼎力相助,安王当了皇帝郑家自然也当了高官。
郑夫人自己也说不清楚,辛家人是如何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只知道是在一个极普通的场合见到的,而当初那个在她面前示意辛家人就是辛湖的亲人,她就很上道的被别人利用了,带了辛家人找上了辛湖。
过后,太子妃及太子,郑家人都问过郑夫人,也极力想去寻找当初那个人,可惜的是,那人就象从未存在过,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郑夫人就算再蠢,这个时候也明白自己上了人家的当。但是再后悔也没什么用了。现在事情已经闹大了,皇帝一插手大家就算有什么想法,也不敢动作了。
至于辛家人,就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们活的苦,一听说大女儿过上了好日子,别人又再稍加引导,就轻而易举的把他们带上京了,最后他们就在郑夫人的带领下真的找上辛湖了。
既然辛家人和郑夫人都说不清楚,他们是如何知道辛湖身世的,燕王直接要求太子与皇帝彻查此事,搞清楚辛家人究竟是不是辛湖的家人。
皇帝接到燕王的正式上书,自然不能不管了。况且燕王说的很清楚,此事不简单。大郎虽然是燕王的人,但其实大郎一无官职,二无多大的地位,说穿了动了大郎根本就不会影响到燕王。但居然有人连燕王身边这样的人都要动手脚,就证明了燕王完全处在别人的眼皮底下,做什么事情都逃不过别人的眼睛。
敢监视当朝的王爷,这个能耐可不小。
燕王直接写道:“儿臣只要一想到,自己无时无刻不处在别人的眼皮底下,就毛骨悚然,寝食难安,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难怪儿臣后院不安,也无子嗣出生了。”
收到儿子这样直白的折子,皇帝大怒,居然有人敢这样监视自己的儿子,就连他自己都没这样做过。虽然皇帝也会知道儿子的大部分行踪,但也不可能细到这个地步。这事简直是细思极恐,搞个不好,皇帝自己都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了。所以,这事儿可把皇帝气坏了,他立马又搞了个三司会审,让诸位大人共同查办此案。
因此,京里诸位大人们,连年都过不安宁了,得查案子啊。偏偏郑夫人和辛家人完全不知情,他们都不过是棋子罢了。搞得三个部门的人,只差掘地三尺了,把辛家人这些年来生活过的每一个地方,认识的每一个人都仔仔细细的查了三遍,如此这般,终于找到了一些线索。同时也牵扯出了不少的事情来。
比如,在查证过程中居然查到郑家的把柄,搞了半天,他们居然与废帝有关。又比如太子身边的人,居然有反党,比如皇帝的后宫中居然也查出了不少的事。这距离皇帝上次大整顿也不过两年而已,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又搞出了这些事情,皇帝简直暴跳如雷,又狠狠的治了一堆人。
如此,京城又是一翻大振荡,抓了不少的人,也砍了不少的头,又抄了好几家。整个新年期间,没有一家人在热热闹的过节,大家都小心的呆在家里,连最普通的走亲访友也不敢了。生怕一个不查就被牵连了。
浩浩荡荡的清查行动,一直持续到了三月底,获罪的人不少。这回大家都明白了,不能惹到燕王。因为只要燕王一出动,就是大手笔,上次因为大郎与陈中清的事情,扯出了一堆人。这回又是同样。
大家私下底都在说:“千万不能惹到陈大郎家,妈呀,他们家就是个马蜂窝,一捅就得咬一堆人。以后离他们家远点。”
“哎哟,这陈家也是倒霉,你说以后谁敢与他们交好啊。动不动就扯出一堆大事来,吓死人了。”有人如此说。
更有甚者,还悄悄的说,“陈大郎与淑娴乡君都是命硬之人,惹不得。”
这话传到后来,就更离谱了,搞得辛湖与陈大郎好象成了连鬼神都怕的人。
而原本在陈家养尊处优的辛家夫妻早就被带到衙门,虽然没有用刑,也没有虐待他们,也把他俩吓惨了。
这两个蠢货,一吓就软了,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