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2/4 页)
是多久了,没再看到那样侃侃而谈,气势惊人的苏允。
这段日子,他在自己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举止拘谨。也许愧疚如山,压得人背脊弯曲。
真的是,太久,太久……太久没有看到过去在朝堂之上那个慷慨直言,意气凛然的苏大人了!
在城外,他把他挡在身后,与风子离针锋相对。那一刻,虽然只能望见背影,但,已让他的目光沉迷。
心也跟着沉下去。
这样的苏允,这样的他……
太诱人!
亓珃在黑夜中捂住自己的眼睛。
不。
不可以。
不可以再这样下去。
不可以再看到这样的苏允。
他会管不住自己的,他知道。
一定,一定要在无法自拔的沉溺之前,把一切斩断!
(《篇八 亲疏》 完)
篇九 祸福
178 传召
风子离猝死的消息震动亓国朝野。
所有人都相信,这个消息也必将震动帝都上下。
风子离,这个曾横扫万军如猛兽般势不可挡的男人,不仅是帝国的五虎上将,更是云帝陛下一手提拔的心腹爱臣,自登基伊始便倚重信赖,乃其在军中的左膀右臂。
他这一死,对于陛下来说,必是一则意料之外的绝大噩耗。
人们并不知道国主上报与帝都的奏折是如何描述和解释帝国大将之死的。除了少数军枢重臣之外,亓国大小官员都对此事原委知之甚少。
民间的传闻却绘形绘影,将这一代大将之死与宫闱秘辛联系到了一起。其中一则猜测更是广为流传,说的乃是风子离在接风宴上垂涎献舞艳妃的美色,入夜后潜入深宫调戏奸污,事情败露后被国主下令赐死。
人们并不知道,这听似无稽之谈的来自民间的夸张流言,竟与事实颇多吻合之处。
当夜,有幸陪驾夜华宫接风国宴的重臣之中,十亭人倒有九亭相信,风子离之死确实与国主还有他的“妃子”有关。
风子离当众侮辱苏允,人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第二日便传出他暴死的消息。这其中关连巧合,怎不引人遐想万千?
三日之后,帝都来使。
使臣入宫见国主君驾,宣读云帝陛下圣旨,而后当日出亓都复命,竟未肯做一日停留。
群臣人心惶惶,不知陛下是否因风子离之事震怒斥责,更不知那封密不外宣的圣旨内容是祸是福。
翌日早朝,国主照常听政处事,并无对昨日使臣之事多置一词,似乎一切如常。
群臣退朝之后,有人松了一口气,有人依旧心中惴惴,更有人疑惑不解。
当日下午,宫中传出旨意。半月后,国主起驾赴北,应云帝之邀,入帝都陪驾赏雪。
陪驾赏雪?
这也是召唤一国之君的理由么?
亓国群臣面面相觑,脸上都不知作何表情。
这样说来,圣旨之中并非谴责之词?但风子离无端丧命之后,便是要召国主入都,陛下此举,究竟是何用意?而国主入都,又是祸是福?
无人敢妄加猜测,却又无人能不做任何猜想。
一时间传言纷纷,自内阁宰辅以下,六部九卿,大小衙门,多的是被这突然变故震得惶惶不可终日之人。
五年前的战乱纷扰,故土涂炭,千万人不堪回首。好不容易得来的太平局面,谁都不愿轻易失去。
随着国主启程日近,一切动荡不安都因他的未卜前路而悄然滋长。国都内外一片阴霾,韩丹林等一众内阁重臣更是心事重重。常伴君侧,但其实,对于御座之上的少年君王,他们知之甚少。即便每日退朝后在清华殿更近距离的相处,但依旧,不能从亓珃清冷如常的面容上探得哪怕一丝一毫的玄机。
此一去,是祸是福,无人可知。
私下里,诸公谈起国事,忧心之余不免对此事祸首颇多怨言。
确实,倘若不是因为苏允,也许风子离便不会死。而因一宠人怒杀与国有功之将,国主之任意妄为又一次令人咂舌震惊。
流言纷纷,也不知怎么,这些私聚密谈竟渐渐成了城中热话,甚至连在苏府深居简出的绻心都从轿夫的闲谈中略有耳闻。
绻心细想一阵,风子离凯旋入都的那日,公子确实去了宫中陪宴。当夜他回来得不算很晚,此后,公子便未再入宫。本来每日清晨都会入宫早朝,但那一日后,公子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