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是稍微了耽搁了一下就看到胡月和二福起了冲突,就站在一边多看了一会,发现自己已经看不透这个曾经莽撞的少年了。
权叔讲完自己晚上的见闻,既不添油也不加醋,然后就静静的喝茶。
厅内一片静寂。
阿贵,也就是现在的合胜合揸数最先开口。“我相信权哥的眼光。”
“如果真的是权哥这么说,那这个阿虎真的是值得好好的拉拢回来。”忠叔也附和道。
权叔看大家都没什么异议了,这才笑着站起身来。
“大家好久没来了,我最近得了一瓶上好的红酒,咱们一起品品,来来来……”
…………
翌日,清晨,约摸六七点的样子。
胡月本来是打算睡大头觉的,在赤柱蹲苦窑的时候每天都要起个大早,要知道前世的他可是每天朝九五晚,哪能受的了这个罪,当初就决定等出来一定要睡觉睡到自然醒。
人体长时间养成的生物钟是无可改变的,刚刚六点的时候胡月就醒来了,窝在床上就是不起来,可就是怎么躺怎么难受,翻腾了半天还是决定起床,暗暗的下决心一定要养成睡懒觉的习惯。
起了床,退了房,出了酒店,一片茫然,不知该去哪里。
“嗯,已经答应那个章国名拍电影,工作算是有了着落,衣食住行,嗯,先买衣服,理个发,找住的地方,然后再摆平交通工具,嗯就这么办。”
胡月站在酒店的大门口茫然的发了一会呆就回过神来,点了根烟一边走一边抽,找了个路边的早餐摊,要了个肠粉一笼烧卖,一边吃着一边规划。
胡月觉得现在自己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了,今年21岁,前世三十八岁,这么算自己白白的还赚了16年时光,所以干什么都是懒洋洋的,一个上午过去了也只是把头发给修理了一下,换了身衣服,又跑到银行把支票给兑换了,办了张存折。
吃过午饭,胡月就打算去找房子了,租也好,买也好,一定先把这个搞定,国人的通病,没有个家总感觉心里不踏实,就像无根浮萍。
按理来说胡月有以前阿虎的记忆,对油麻地是最熟悉的,可是已经打算脱离合胜合了,那边又是自己以前的地盘,想来想去还是放弃了,最后在地上划拉了一遍确定了一个地方。
广播道!
广播道位于香港九龙--城区北部之九龙塘,属高尚住宅区。亦曾经是在1970年代间,香港三间电视台、及两间电台的所在地。因当时香港合共只有五间电子传媒,兼且全都集中在该处,地理上亦位处小山丘上,因此该处被称之为“五台山”。'
不是要拍电影了吗,住在这里工作近些,还能满足一下自己近距离观察明星的小九九,再一个广播道这边还设立的有九龙东军营,防暴专用,治安肯定没问题。
胡月坐车到了广播道转了好几圈也没找到什么房屋中介的,两眼一擦黑,貌似只有一个熟人章国名,不报什么信心的问了一句,问他在这边熟不熟,结果还真的问对人了。
章国名的大学同学叫薛怀利,没什么印象,应该不是圈内人,咦,我居然开始以圈内人自居了呢?胡月发现自己适应自己的新职业的速度倒是挺快的。
言归正传。
薛怀利家里倒是蛮富裕的,父母早就移民加拿大了,只留下夫妇俩住在这边,直到今年孩子也要留学了,这两人也打算移民了,房子和车子什么的都正打算出手。
都是熟人,薛怀利又是急着出手走人,东西早就打包运走了,就剩下薛怀利还在这边处理房子和一切的善后事宜,匆匆这么一谈,价钱也不贵,大约70多平米,两室一厅,车子也有八成新,还有一辆本田的踏板机车,最后一共作价25w港币。
为此,胡月还狠狠的恐吓了一把章国名,扬言如果以后知道自己亏了一定找人砍他,章国名再三保证现在这个价钱绝对算是优惠的了这才作罢。
其实章国名也的确没有忽悠胡月,只是胡月自己这个穿越人士不给力,如果能熟悉香港的房价的人就会知道1980年的上半年并不是购房的最好时机。
香港的房价一直呈波浪形不断的浮动,伴随着经济危机跌落谷底,甚至崩溃,在1975年的时候香港人均收入大概是1300-1500港币左右,一英尺大概是230港币,一直到1980年人均收入已经上涨到了3000,房价也随之浮动到了360港币,等到82年10月经济大崩溃的时候一英尺仅仅需要25港币。
等到82年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