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两边临街的门面是常常在电影或者电视中看到的旧时商号的模样,敞开的店面,木结构的房屋,使人感到古朴凝重、底蕴悠长。
转过一道街,虽然仍不能少了各种小店,但已显得清静不少。前边一户人家正在生煤炉,燃烧的劈柴腾起浓烈而呛人的烟雾,迅速弥漫在这条狭长的通道中,阳光在雾蒙蒙的胡同里折射出几道暖暖的光线,斑驳的撒落在生意人双手捧着的紫砂壶上,此时此境平添几分生活的质朴,温暖而实在。
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当置身其下时感觉长廊仿佛是一幅动静相宜的画卷:并不宽阔的长廊里游人不断,川流不息,都想在这里留下美好的身影。而本地人呢,有的躺在靠背椅上悠闲的晒着太阳,有的一帮人在甩着老K。一个老婆婆在阳光下慢慢的糊着纸盒,这种情景让我回忆起某一个时代,不同的是她所糊的纸盒是为了自己小店使用。看到有个不大的广告牌,是汤姆。克鲁斯在《碟中谍3》中的造型,背景就是这个长廊,电影中的阿汤哥就是在这里完成着他的任务。
我们叫了艘船,船工摇着橹静静的往前行。两岸的民居与眼前的石桥仿佛扑面而来,一会儿感觉是船动而景不动,一会儿又感觉是景动而船不动。岸上的房子都有石阶通向水面,有的女人在石阶上洗衣、有的人家已开始准备午饭、也有三三两两的女人在自家房前织毛衣、唠家常。没想到坐在船上看景致会是如此浪漫,而水乡人家的生活也只有在船上才能看得如此清晰。
中午在一个叫钱塘人家的饭店预订了靠窗的座位,虽然还不到吃饭时间,但同行的一队人马早已入座,品着茶、聊着天,看着窗外的景物,吃上几粒西塘特有的五香青豆,那种感觉甭提多舒服。菜是杭帮菜,色鲜味美、油而不腻,酒是陈年花雕,醇厚清冽、绵软清香。
要走了,很多人依依不舍,而我竟然没有这种感觉。也许是已经步入中年,现实总是多于年青时代的幻想,美好的东西能够真切的感受足矣,何必久久留恋。
写于2007年2月2日 上海
书香自然来
如果你喜欢书,就能体会到那无所不在的书香,还会得到因为书而带给你的快乐。对于我来说,和女儿讨论读书是生活中一件美好而惬意的事情。
经常想起自己上学时很喜欢闻新书淡淡的油墨味,然而现在很少在能感受到那种无忧无虑的温馨了。所以,我常对女儿说你现在多么幸福啊,能够每天感受到书的芬芳。
女儿说:“呀,我也喜欢书的香味。学校发了新书我老爱闻。我觉得不同书的有不同的香味呢。”
“是吗?”我笑着说:“那你说说有什么不同呢?”
女儿说:“学校的课本呢,发下来的时候很香,慢慢的就闻不到了。我的书呢,每次打开都很香。”
家里书架上摆满了书,这些书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属于我的书。一部分是属于女儿的书。女儿说得“我的书”是我每年买给她读的。从她三岁开始,我都会每年买几本给她读,几年下来,她拥有了《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故事》、《美德书》、《汤姆叔叔的小屋》、《世界名人故事》等各类图书几十册,还有每年征订的《我爱科学》等各类杂志。她总是将自己的书码放的整整齐齐,闲暇的时候,随意拿出一本,静静地、认真地阅读。我想书带给她的乐趣应该还有一种真实的拥有感,因为她时常陶醉在对“我的书”的整理过程中,并乐此不疲。
我说:“课本呢,你每天都在读,就如同每天都要吃饭一样,它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汲取营养。当你不在闻到课本的墨香时,说明你已经消化了这本书中所有的知识。”女儿认真的听着,时而轻轻的点头。
我接着说:“而‘你的书’呢,既是一道精美的大餐,营养丰富;又是一个良师益友,会让你更加优秀;但无论什么书,都是属于你的宝贵财富,使你得到快乐。不是吗?”
听着我的话,女儿若有所思,欣喜的说道:“哦,你这样讲还真有道理啊。不过…”
“不过什么?”
“学校正在搞活动,我能捐一些书给希望小学吗?”
“当然可以啊,你的《美德书》书中不是这样讲吗:书带给人们的快乐不仅仅是能够让我们学到知识,还能够让我们拥有财富,可以去帮助别人。” 我说:“怎么样,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女儿高兴得大叫一声“耶”,接着我们投入到这个令人激动的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