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页)
条,把日本防水麻袋的市场全部垄断下来也没什么大问题,贵社年一千万的需求量,仅蒲麻纺厂这个小厂就可满足供应的,货源是没有问题的!”
会谈在友好、融洽、轻松的气氛中获得了圆满的成功,龙永泰非常高兴,说是晚上要好好地回请回请大家。
柳云涛笑道:“来到我们的地盘就由不得兄弟你了,常总早就给安排好了,晚上由常总代表外贸公司做东,找个有特色的饭店请你们叔侄搓一顿,再去看歌舞表演;常总把票都提前给订好了。有机会我们去日本,您再回请吧!”
杜民生、葛忠、欧阳荣等也跟着热情礼让,都说哪有让客人请吃饭的道理。
龙永泰一个劲地点头称谢,又感叹地说道:“今天的事情办得太顺利了,全靠各位朋友帮忙,我们家乡有句民谚,叫做‘千里地的朋友,千里地的威风’,今天算是让我体验到了。若是没有柳哥和你们各位朋友帮忙,我到现在还不知道到哪里去摸中国麻纺市场的大门呢!”
他这发自内心的一句话;说得一室皆春;大家都畅开胸怀笑了起来。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 六 回(1) 黄鹤楼头兄弟欣聚首 东湖水上联袂荡轻舟
第六回(3)变形金刚
晚上的饭局设在了“南泥湾”饭店!啊,“南泥湾”!多么熟悉而又亲切的名字啊!看到这个名字就不禁会令人思念起伟大领袖毛泽东,思念起革命圣地延安,思念起当年如火如荼的大生产运动,思念起满脸络腮胡子的王震将军;就会让人耳边奏响起那热情奔放、欢快悠扬的旋律!
没有“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没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革命实践,哪里会有“壮志坚持北伐心”,“自信挥戈能退日”的豪迈情怀;哪里会有“百万雄师过大江”,“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昂扬斗志;哪里会有“一唱雄鸡天下白”,“诗人兴会更无前”的空前欢欣;哪里会有“喜看稻菽千重浪”,“芙蓉国里尽朝晖”的无限壮美!
可是,谁又能够想得到,在跨越两个世纪,时隔六十年后的今天,“南泥湾”这个富含革命进取精神的美丽名字,竟和一位新时代下岗职工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南泥湾”饭店的老板名叫王解放,是一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一位下岗职工。他是“老三届”的高中生,一九六八年,他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做了一名光荣的军垦战士。一去就是五年。大西北的寒风苦雨锻造了他强健的体魄,铸就了他坚韧的品格。
五年之后选调返城,他在当地化工厂当了一名操作工。他原本只想在这一方小天地里辛辛苦苦平平淡淡地了此余生;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刚刚跨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门坎,他就在还没有过足瘾的工作岗位上被涮了下来。他生于烹饪之家,父亲是个厨师;为了生计,他只好接承祖业,当起了个体户,掂起了炒勺!
不想这无奈的一“掂”,竟使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七八年之间“掂”出了个“南泥湾”大饭店来。现在,他已是身价千万的大老板了,锦衣玉食、名车豪宅,都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不知是催人泪下的“下岗”害了他,还是催人泪下的“下岗”救了他,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社会人生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的祖师爷*和恩格斯早就告诫过我们了。云生云灭,潮起潮落,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就看你自己在云生云灭,潮起潮落之间怎样去奋起把握自己的命运了!
常建军和王解放是美食界的良友。知道老朋友要光顾,又给请来了日本客人,王解放欢欣无限,喜动眉梢,没等客人到来就跑到大门口外恭候了。
东海大厦和“南泥湾”饭店相距不过两三个路口的路程,沉稳的奥迪轿车行起来快如飞鸟,不大一会就开到了。王解放便笑吟吟地迎了上来。
身材胖大的王解放着一身浅灰色的西服,白衬衣,红领带,打扮的特别齐整。方脸阔腮的大头之上,如墨的黑发整齐地自前向后梳着,油光闪亮,风度翩翩,一副睥睨雄视的神态。
此时此刻,在他的身上哪儿还能找到一丝丝当年下岗职工失魂落魄的影子。
人生难料,“高山为谷,深谷为陵”是也!
一见车上有人下来,王解放满脸的笑容便拧成了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欢迎,欢迎!”他和下车的每一位客人都热情地握着手。
“给我们安排好房间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