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疏散的老百姓要回去呀,回去余震不断,很危险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外边的人过来,在场镇里面会出现偷盗,出现哄抢物资。一哄抢物资,老百姓全部乱了,都回去抢去了。如再出现地震,那就更不得了。我们对场镇三个地方封锁,扎口子,只许出,不许进。我们然后又派了一组人,专门进行搜救。有公安参加,我们的志愿者参加,社区义务巡逻队参加,还有乡干部、卫生院,带上急救物品,我们从废墟里把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当时这些义务人员,包括党员、干部、老百姓,总共是两百多人。
周玲:就是你们这三组人?
张康奇:对,一共是两百多人来参与抗震救灾。当然老百姓之间相互也帮助。在很短的时间里,我们就把人员分散到两个地方。因为一个安置点只能安置一千多人,另外一部分人,我们就把他们疏散到公路旁边,那里有一片开阔地带,是一个沙场。在很短的时间,就疏散完毕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张康奇访谈录(2)
周玲:当时是两个临时安置点?
张康奇:对,因为一个点安置不下。
周玲:一共是两千多人吧?
张康奇:两千多人,大概是两千到两千一吧。在两个小时内,我们就把场镇灾情调查基本完成。
周玲:您的灾情统计是谁去完成的?
张康奇:搜救组。他们边搜救,就边统计,统计了马上就汇总。当时没有交通、没有通讯,我们就约定一个时间地点,大家在一起,把这个数据统计出来。当时我们还考虑到房屋里面都很危险,连很多办公设备这些东西都没有办法往外拿。我要求干部们不能去拿自己的东西,如果我们去拿我们自己的东西,老百姓在这种情况下肯定就乱套了。包括我们机关办公室很重要的东西(也没拿),我们把门窗锁好,人赶快撤离。当然有些特殊的部门,有些东西肯定是要带的,比如说公安部门,他们的警械要带出来;我叫他们把一个话筒带出来了,有了话筒就可以组织救灾,要不然没有任何通讯工具了。……两个钟头以后,一直都还有余震。场镇的房屋,还在接连不断地垮塌,我们肯定是没有办法回去了。
周玲:您收集完情况大概是几点钟?
张康奇:大概是四点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由搜救组,对场镇里必需的救灾物资进行征用,统一保管。我们很快又把人员组织起来重新进行分工,除了一组对场镇封锁以外,其余的全部参与救灾物资的收集。当时很快就把场镇内能够收集到的水、大米、干粮、棚布,等等这些必需物品,全部收集起来了。总共大概接近二十吨吧,大米就有三万多斤呀。
周玲:那放到什么地方呢?
张康奇:当时我们放了两个点,一个点就放在我们乡政府,另一个点是后边的那个安置点。我们乡政府那个房子没有问题,只是要运输的时候注意安全就可以了。能够救急的全部收集了,包括药品,抢出了很大一部分。我们这些都是志愿者,进去都得冒着生命危险。当时在前期搜救人员的时候,大概搜救出来四十多个被埋在废墟里面的。最后一个到了接近晚上的时候,才听见他在呼救。他被埋在废墟里,上面全部是钢筋混凝土浇铸的,我们费力把房顶打了个洞,然后下去把他救出来。
周玲:你们拿什么打的洞?
张康奇:用锤子、钢钎,用大的咬钳把钢筋剪断,把他搞出来了。当天,我们把场镇的人全部都转移完了,一个不剩地转移到安全地带了。
周玲:当时人员伤亡情况是怎样的?
张康奇:镇上统计下来,六个死亡,重伤八个,轻伤就很多了,四十多个。
〔张康奇的电话响,铃声是“哈罗,我是林志玲……”,给严肃的访谈气氛带来一抹诙谐,但张康奇没接,马上掐断了。〕
张康奇:……然后场镇只保留一个巡逻队,保留封锁场镇三个口子的人员,其余的全部去安置灾民,帮助安置点搭帐篷。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下游的洪水开始往上涨了。堰塞湖已经形成了。
周玲:你是怎么发现河流水位在涨?
张康奇:这个是很明显的,它涨得很快,最快的时候一个钟头大概要涨一米多吧。
张誉译:您是去看的还是……
张康奇:我们就待在那个地方,场镇就在河边呀。
周玲:等于说安置点离河边很近?
张康奇:就在河边呀。当时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后……
周玲:那是几点钟? 电子书 分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