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谁人不识宁高宁目录 > 第2部分

第2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无止的界限

宁主持改造旗下一家上市公司永达利。结果宁高宁在这个近乎“烂摊子”的项目上为集团赚回4亿多港元。后来,宁高宁回忆此事时不免感慨:“先是在企业发展部做了3年,然后到华润的一家上市公司,当时叫永达利,很小的一家公司。当时问题比较大,差一点把它卖了。”

1992年,华润注资永达利,并改名为“华润创业”,年仅34岁的宁高宁也成为华创的董事总经理。出于一种特别的激情与使命感,宁高宁在华润一干就是18年,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宁高宁没有轻易放弃自己的使命。用他的话说,这种使命就是“为国有企业改革蹚出一条路来,试出一种成功模式,不要在我们手上弄砸了”。

1999年前后,宁高宁出任华润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之后,宁高宁不仅实施了以“6S管理体系”(6Systems)为核心标志的“宁氏新政”,而且开始提出了“面向内地、再造一个新华润”的大胆主张,从而在中国内地的资本市场上刮起了华润旋风,宁高宁本人也开始全面走入公众的视线中。

作为一家老牌的国有企业,面对政策与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华润如何能够继续立于不败之地,这成了宁高宁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应变、求变、前瞻、发展、有危机感和使命感。”在2001年华润集团的一次高层工作会议上,宁高宁语重心长地说。这也是华润新的发展理念与追求。

2001年,华润集团终于公开了大举投资内地业务、再造一个“新华润”的发展战略,被称为“华润的资本长袖善舞”。华润集团横跨房地产、零售业等主体行业,目标都直指行业领袖地位。宁高宁凭借资本的力量为华润开创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加速了国内产业整合的步伐。人们将他称为用资本整合产业的探索者,媒体则把他誉为“中国摩根”。

在一次零售连锁战略研讨会上,众人一致要求他介绍华润战略。宁高宁直截了当地表明,“现在没什么可以讨论的竞争战略,只有整合”。

以并购手段完成垂直整合,迅速形成规模,是宁高宁的整合思路之一。他的目标是,“所涉足行业,华润必须能进入前三名”。他说,只有成为行业领导,才能对商品市场有控制力、对资本市场有号召力。

《谁人不识宁高宁》第一部分 《谁人不识宁高宁》第一章(3)

就在宁高宁此后为中粮转型和再造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他曾经主导的华润集团一系列再造工程在2006年获取了不菲的“回报”:截至2006年12月31日,华润集团业绩再创新高,总资产达到1578亿港元,营业额达913亿港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显然与宁高宁和华润集团很多年来积极调整企业战略、不断推进专业化和加强竞争力的努力分不开。这个时候的华润集团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产业帝国:旗下拥有4家上市公司、17个一级利润中心。

这不能不说是宁高宁胆识、智慧和魄力的“结晶”。

在宁高宁2004年年底空降中粮集团时,有人问他返回北京有什么感觉。他回应有点儿寂寞,毕竟在华润集团已经18年,“不是说很舍不得,是很miss,香港有一个值得信赖的环境。我不喜欢讲最什么什么。”

宁高宁多少显得不愿再多谈从华润集团离开之事。

宁高宁开出的“诊断书”

如上文所述,与周明臣的“官员”背景不同,宁高宁是一步步从华润集团的基层员工做起的。

但宁高宁与周明臣相同的是,他俩都善于利用资本工具频繁对公司进行重组改造,希望把公司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自20世纪90年代起,宁高宁就率领华润利用资本在内地多个行业掀起并购浪潮,如啤酒业、房地产业、纺织业和电力行业等。华润集团曾一度拥有6家香港上市公司和4家内地上市公司,资本市场上刮起了一阵阵“华润系”旋风。

当时就有分析人士认为,国家之所以让宁高宁接任,是因为宁高宁有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还有华润与中粮都是原外经贸部的老外贸企业,中粮集团不至于因人事变动而影响既定战略,且两家公司都是红筹大佬。

宁高宁曾坦言自己最爱看《资本论》。他在华润集团上演过一幕幕资本大戏,相信能在中粮集团续演。正如宁高宁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在华润创业以及华润集团的经验一定有助于中粮集团后续的发展,而并购经验也能派上用场。事实也的确如宁高宁所表示的那样,从2006年开始,宁高宁就主导中粮集团一次次地刮起“中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修真大掌门宫记·晏然传夜雨秋灯录综主fate之混沌魔法婚姻的智慧毁生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