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页)
正——”她小脸昂起,笑得几分灿烂,几分没心没肺,“将军也没有以少胜多的良策,若要问我,我定然选择放人。”
说话间侧头悄然向白宣抛了一记眼色,始终是个翩翩少年,哪禁得住美丽女子的笑容,贺兰沁儿回眸,都能称得上惊鸿一瞥,脸瞬间就红到脖子根,低下头应和,“小王与摄政王有言在先,必定信守承诺。”
不经意的给风若痕见了,横身挡在沁儿之前,不动声色的断了二人的视线,似笑非笑的问镇远将军,“你意下如何?”
单膝点地的人几番踌躇,沁儿从风若痕身后冒出头来又补了一句,“横竖都要放人,不放便是吾国的过失,丢一座城不要紧,他日再收回来就好,可丢了理和信,泱泱大国如何服众?这样可好,如果放了太子朱雀大军依然要攻城,大不了用我的命祭旗好了。”
“你……”
风若痕咬牙暗暗想将她瞪回去,被她抢白,“王爷深明大义,一定明白我的用心~”说着,她放低话音,用他一个人能听到的音量说,“你也不会让我有事对不对?”
朱雀之乱(十一)
和镇远将军的赌约,看似有惊,实则无险。
白宣的人品,不知道比他老子好多少倍,在这点上,风若痕还是有底的。
唯一担忧的是,他少小年纪,适逢父皇才将遇刺而亡,不排除朱雀皇是被朝中哪位想要某朝篡位的皇亲国戚迫害。
这猜想要是成真,白宣出了城只怕还未踏上自己的国土就相继遇害,朱雀军要攻漠城,拦无可拦。
这一仗打还是不打,并不是白宣说了算就可以的。
看出他的忧虑,白宣主动道,“若诸位守城将军愿意放小王出城,小王定当竭尽所能阻止两军交锋,并且,小王还有一事恳求摄政王。”
“何事?”风若痕有疑虑,但还没到说出来的时候。
如果这一仗非打不可,他最忧心的,是要如何保住沁儿不被这些说到做到的边城将领拿去祭旗……
“斗胆请王爷与小王缔结盟约,小王是朱雀的储君,此次若能平安归国全身而退,今后决计安定民生,永不与风国战!”
眉稍一挑,风若痕眸光骤然锋利,“你可知你所说的盟约的厉害?”
白宣语气恳切,“小王明白!”
朱雀国的储君虽小,心里可通透,此时和风若痕结盟,等同于多了一道屏障,不但昭告天下,他才是朱雀国名正言顺的新君,更向暗处酝酿杀机的凶手宣告,风国是他最大的支持者。
守城的将领再不相信贺兰沁儿,但未见风若痕反对,也就都默然了。
再言她说得也没错,倘若放不放白宣朱雀军都要攻城的话,那么漠城是丢定了。
换言之,只要对面城门外的大军一旦进攻,贺兰沁儿必死!
不管怎样,镇守边城多年的将士们都不希望漠城沦陷,所以最终,镇远将军决定开城门放人,如何都要攻城的话,他们也有说辞将迷惑他们摄政王的女人就地处决。
祭旗只是战场上动人的字眼,斩除风若痕身边的祸害才是真!
朱雀之乱(十二)
进了城,萧瑟的风吹来,大街上空荡荒芜,鲜少有人迹。
沁儿行在风若痕身后,暗暗注意着周遭诡异且荒漠的气氛,城外叫战的声音越来越激烈,敌军士气高涨,压的,便是我军的军威……不免在心底生出某种难以言喻的失落。
这就是战争。
“想必城中的百姓在前几日已经被疏散,漠城我以前来过,可热闹了。”丽娘拉过沁儿的手,亲切的同她讲,“等此劫一过,城中的百姓归来,你就可以看到那热闹的景象了。”
微微点头,淡声,“我也来过的。”
这些年,沁儿何尝不是跟着贺兰萧在外游历,哪个国家没去过?漠城的繁华她若不是亲眼所见,有了如今空洞的对比,怎会失落得无以复加。
守城的五万精兵全都部署在城中各处,重兵重重镇守在另一端的城门处,高耸的城墙上,五步一哨十步一岗。
士兵们肃穆的表情中都隐忍着连日来的疲惫,不知是站了多久了,没有人哼一声,金色的晨光越过城墙,率先洒在冰冷的铠甲上,两军对持的白热气氛越发浓厚。
这是贺兰沁儿第一次在距离战争最近的地方,硝烟未起,心弦已然紧绷。
这种自然紧张的感觉,随着风若痕登上城墙顶端,看到眼前五十万浩荡大军的一刻,上升至顶点。
黑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